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圍護的意思、圍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圍護的解釋

圍繞在四周保護;維護。《紅樓夢》第五九回:“ 賈珍 騎馬,率領衆家丁圍護。” 郭沫若 《孔雀膽》第一幕:“左前方有大柏樹一株,有圓形石壇圍護其根。” 蕭紅 《馬伯樂》第二輯:“二少奶奶辭退 梗媽 的時候,老太太就如此圍護着她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圍護”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分層次詳細解釋:

一、基礎詞義

  1. 基本釋義
    指圍繞在四周進行保護或維護的行為,常用于描述物體或人群被包圍守護的狀态。例如《紅樓夢》中“家丁圍護賈珍”的場景,或郭沫若筆下的“石壇圍護樹根”描寫。

二、建築專業術語

  1. 圍護結構(核心定義)
    在建築領域,圍護結構指建築内外空間的隔離構件,具有抵禦環境影響的性能。具體分為:

    • 外圍護結構:外牆、屋頂、門窗等,需具備防水、保溫、隔音等功能;
    • 内圍護結構:隔牆、樓闆等,主要用于空間分隔。
  2. 施工延伸概念
    某些非正式語境中可能指施工階段的臨時保護措施,如基坑圍護等,但此用法需結合具體工程場景确認。

三、文學與日常用法

  1. 比喻與抽象應用
    文學作品中常引申為情感或立場的維護,例如蕭紅《馬伯樂》中“老太太圍護梗媽”,暗含對弱勢方的庇護。

注:建築領域的權威定義建議參考《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範》GB/T 50353-2005,其他引申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圍護的意思

圍護是一個由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拆分為囗和阜。它的基本意思是用障礙物包圍、保護或防守某人或某物。圍護可以形容對某人或某物的保護和守護,也可以表示團結和支持。

拆分部首和筆畫

圍護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囗(圍字底部四周圍住)和阜(雷的上部分)。它的總筆畫數為14。

來源和繁體

圍護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一書中,據推測其來源于古代對于城牆的保護。在繁體字中,圍護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圍護的字形并不完全一樣。在《康熙字典》中,圍字的寫法為「危世刂」,阜字的寫法則為「阝處/還決」。

例句

1. 為了保護環境,我們應該圍護山水的美麗。

2. 這個項目需要團隊的圍護和支持。

組詞

1.團圍:指圈坐在一起。

2.保護:指對人或物進行正确的防衛和保衛。

3.守護:指長時間地保衛、看守,保護好某人或某物。

近義詞

1.保衛:指為了保護而進行抵抗和戰鬥。

2.防守:指為了保護不讓他人侵入而采取防禦措施。

反義詞

1.攻擊:指主動進攻,試圖征服或破壞。

2.破壞:指故意破壞、損傷或摧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