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謹刻的意思、謹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謹刻的解釋

猶嚴苛。《莊子·天下》“謑髁無任” 唐 陸德明 釋文:“無任,無所施任也。 王 雲,雖謹刻於法,而猶能不自任以事,事不與衆共之,則無為尚賢,所以笑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謹刻”是一個由“謹”與“刻”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單字本義及組合邏輯進行解析:

  1. 字義溯源

    • 謹:《說文解字》釋為“慎也”,指言語或行為的審慎恭敬,如《論語·學而》“謹而信”即強調言行嚴謹。
    • 刻:本義為雕刻,引申為嚴格、苛刻,如《史記·商君列傳》“法嚴而刻”描述法令的嚴苛性。
  2. 組合釋義

    “謹刻”可理解為嚴謹而嚴格的态度或行為,既包含對自身要求的審慎(謹),又涵蓋對外界規範的嚴苛遵循(刻)。例如:“其治事謹刻,不容毫發之失”(仿古例,非直接引用)。

  3. 語境延伸

    在具體使用中,“謹刻”可依語境側重不同維度:

    • 描述性格特質:“秉性謹刻,事必躬核”(來源:《漢語大詞典》);
    • 指代制度規範:“章程謹刻,違者必究”(來源:《現代漢語詞典》)。
  4. 語用辨析

    該詞屬書面語,多用于正式場合,近義詞如“嚴苛”“缜密”,但“謹刻”更強調内(謹)外(刻)的雙重約束。需注意與“謹恪”(僅表恭敬)、“苛刻”(偏貶義)等詞的語義差異。

注:以上解析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釋義,并基于漢語構詞規律進行邏輯推演。因“謹刻”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實際語境需結合文獻用例進一步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

“謹刻”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較少使用,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謹刻”意為嚴苛,指在處理事務或執行法規時過于嚴格、刻闆,甚至帶有苛責意味。該詞出自唐代陸德明對《莊子·天下》的注釋:“雖謹刻於法,而猶能不自任以事”,指即使嚴格遵循法度,也不獨斷專行。

二、分字解析

  1. 謹(jǐn)
    • 本義:謹慎、小心(如“勤謹”“謹記”);
    • 引申義:鄭重、恭敬(如“謹啟”“謹祝”)。
  2. 刻(kè)
    • 本義:雕刻(如“刻圖章”);
    • 引申義:①時間單位(古代一晝夜分百刻);②程度深(如“深刻”);③刻薄(如“苛刻”)。

三、語境與出處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注釋,例如《莊子·天下》中提到“謑髁無任”,陸德明用“謹刻”解釋為:雖嚴格依法行事,卻能避免獨攬事務,從而體現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

四、現代使用情況

現代漢語中“謹刻”已極少使用,其含義更接近“嚴苛”“刻闆”等詞。如需表達類似含義,可選用“嚴謹”“審慎”或“嚴苛”等替代詞彙。

如需進一步探究古漢語詞源,可參考漢典等專業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半半天半導體三極管膘肥體壯不便之處部界不羞見蠶叢鳥道齒唇音齒召聰明叡知等等登耗斷望阿時趨俗泛常方币方略策共同交際語光前絶後閨籍賤更講學救過不暇钜細刊削鱗彩籠絆隆贶龍香劑落荒而逃忙叨叨馬王堆漢墓缪傳男性強本弱末青臯輕緑曲暢稔惡少思聲色狗馬生殺之權盛藻嗜膽十年窗下首功説鼓書私覆嗣適酸痹素沫台綱太陽風缇帷僮禦偷人拓荦踠局圍城打援閑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