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貂的意思、金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貂的解釋

(1).皇帝左右侍臣的冠飾。 漢 始,侍中、中常侍之冠,于武冠上加黃金璫,附蟬為文,貂尾為飾,謂之趙惠文冠。《漢書·谷永傳》:“戴金貂之飾,執常伯之職者皆使學先王之道。” 晉 潘嶽 《秋興賦》:“登春臺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烱烱。”

(2).借稱侍從貴臣。《文選·江淹<雜體詩·效王粲“懷德”>》:“賢主降嘉賞,金貂服玄纓。” 李善 注:“時 粲 為侍中,故雲金貂。” 明 高明 《琵琶記·牛氏規奴》:“畫堂内持觴勸酒,走動的是紫綬金貂。” 清 姚鼐 《送子穎之淮南》詩:“歸來風月淡襟袍,勢去金貂非等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金貂”是一個曆史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本義:皇帝侍臣的冠飾

  1. 起源與形制
    漢代開始,侍中、中常侍等近臣的冠飾以武冠為基礎,加黃金珰(金制裝飾)、附蟬紋,并以貂尾為飾,稱為“趙惠文冠”。這一冠飾象征身份尊貴,是帝王近侍的專屬标志。

  2. 文獻例證
    如《漢書·谷永傳》提到“戴金貂之飾”,潘嶽《秋興賦》中“珥金貂之炯炯”,均指此冠飾。


二、引申義:代指侍從貴臣

  1. 借代用法
    因金貂冠為皇帝近臣專用,後世常用“金貂”代指侍從貴臣或顯赫官員。例如唐代溫庭筠的詩句“湘東夜宴金貂人”,即以“金貂”指代宴席中的權貴。

  2. 文化象征
    在詩詞中,金貂常與權力、地位相關聯,如江淹《雜體詩》中“金貂服玄纓”,通過服飾凸顯人物身份。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輿服志》或潘嶽、溫庭筠的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金貂

金貂是一個常用的詞彙,指的是一種貴重的貂皮。該詞組拆分為“金”的部首為“金”字旁,而“貂”的部首為“豸”字旁。總共有12個筆畫,其中“金”有8個筆畫,而“貂”有4個筆畫。

來源與繁體

金貂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中,源于古代人們對貴重皮毛的評價和需求。在繁體字中,金貂的寫法為「金貂」。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金貂的寫法是有所差異的。先秦時期,金貂被寫作「金貒」;而漢代後期,寫作「金貂」;到了唐代,又有一種寫作「金刀」的形式。隨着時代的變遷,對于金貂的寫法也逐漸統一了。

例句

1. 她身上穿着一件華麗的金貂,顯得格外高貴。
2. 他以高檔貂皮制成的金貂,成為了當地富人們争相追捧的時尚。
3. 這件金貂是由上百隻珍貴貂皮縫制而成的,價值連城。

組詞

- 金毛:指毛色金黃的動物,如金毛犬。
- 金魚:指一種色彩鮮豔的熱帶淡水魚。
- 金融:指金融業,涉及貨币、資本和信用的活動和組織。

近義詞

- 銀貂:指銀白色的貂皮。
- 貂皮:指從貂身上取下來的毛皮。

反義詞

- 劣質皮毛:指質量較差的皮毛制品。
- 廉價代用品:指質量較低且價格便宜的代用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