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樹蚍蜉的意思、撼樹蚍蜉的詳細解釋
撼樹蚍蜉的解釋
[an ant trying to shake a tree-ridiculously overrating oneself] 蚍蜉:一種大螞蟻。蚍蜉想搖動大樹。比喻不自量力者
詞語分解
- 撼的解釋 撼 à 搬動:撼頓(搬動颠仆)。撼天動地。“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用言語打動人:“微言撼之”。 搖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蚍蜉的解釋 一種大螞蟻詳細解釋.大蟻。《禮記·學記》“蛾子時術之” 漢 鄭玄 注:“蛾,蚍蜉也,蚍蜉之子微蟲耳,時術蚍蜉之所為,其功乃復成大垤。” 唐 孟郊 《吊盧殷》詩之四:“可憐無子翁,蚍蜉緣病肌。”
網絡擴展解釋
“撼樹蚍蜉”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比喻力量微弱的人或事物試圖對抗強大的對手,含有明顯的“自不量力”之意。該成語源自唐代韓愈的詩句,常用來諷刺盲目自信、高估自身能力的行為。
詞源與出處
- 出處:唐代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 背景:韓愈借此批評當時文人貶低李白、杜甫詩歌成就的現象,以“蚍蜉撼樹”譏諷其無知與狂妄。
結構與用法
- 讀音:hàn shù pí fú(部分資料注音為“bí fú”,但現代多讀“pí fú”)。
- 語法:偏正式結構,通常作賓語,如“撼樹蚍蜉,可笑至極”。
- 近義詞:蚍蜉撼樹、螳臂當車、以卵擊石。
- 反義詞:量力而行、泰山壓卵。
辨析與示例
- 與“螳臂當車”的區别:
- “螳臂當車”側重自取滅亡,而“撼樹蚍蜉”強調不自量力。
- 例句:
- 清代洪楝園《後南柯·伐檀》:“撼樹蚍蜉,更分遣隨營相向。”
- 現代用法:某些小國試圖挑戰國際秩序,無異于撼樹蚍蜉。
該成語通過“螞蟻搖樹”的意象,生動揭示了“力量懸殊卻盲目對抗”的荒謬性,常用于文學批評或諷刺場合。其核心警示是:行事需審時度勢,避免高估自身能力。
網絡擴展解釋二
《撼樹蚍蜉》的意思
《撼樹蚍蜉》是一個成語,意為以微小的力量挑戰巨大的力量。
拆分部首和筆畫
《撼樹蚍蜉》的拆分部首為木、蟲,拆分筆畫為9畫。
來源
《撼樹蚍蜉》這個成語來源于《韓非子·有度》一書,用來形容蚍蜉撼動樹木的故事。後來,這個成語引申指揮小的力量敢于與強大的力量對抗。
繁體
《撼樹蚍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成語《撼樹蚍蜉》的漢字寫作“撼樹蚍蜉”,使用的是繁體字。
例句
他雖然力量微小,卻敢于挑戰強大的勢力,真是個不怕撼樹蚍蜉的人。
組詞
撼動、蚍蜉戰車、撼地者
近義詞
蚍蜉撼大樹、蚍蜉撼樹、以卵擊石、負隅頑抗
反義詞
百步穿楊、一鼓作氣、力挽狂瀾、有志竟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