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定。《隸釋·漢司隸校尉楊孟文石門頌》:“綏億衙彊。” 王念孫 《讀書雜志·漢隸拾遺》:“綏、億,皆安也……言能安彊禦之人也。禦彊即彊禦,倒文協韻耳。”
“綏億”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拼音:suí yì
結構:并列結構(“綏”與“億”均為左右結構)
含義:安定、安撫。
該詞見于漢代碑刻《石門頌》中“綏億衙彊”一句,學者王念孫解釋:“綏、億皆安也……言能安彊禦(強禦)之人也。”意為通過安撫手段使強橫之人安定。
多用于古典文獻或碑銘,描述治理者通過懷柔政策實現社會穩定,如“綏靖邊疆”“綏萬邦”等類似表達。
“綏億”是古漢語中表安定的複合詞,強調通過安撫手段達到社會平穩,需結合語境理解。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研究古典文獻或曆史文本時。
綏億,音[suí yì],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表示安定百姓,維護社會秩序的意思。
綏(纟+隹),總計11畫;億(人+虧),總計7畫。
綏億是由綏和億兩個字組成的合成詞語,含義是通過綏靖(即平定)億萬人民,使社會得到安定與繁榮。
綏億的繁體字是綏億。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綏字分為兩種寫法,一種是緒字旁邊加上貝字旁,另一種是緒字下面加上乙字底。億字則是四豎加上一個幾字旁。
1. 綏億社會,安定人心,是每個國家的發展目标。
2. 政府的任務是綏億社會,保證人民安居樂業。
綏靖、綏甯、億萬、百億、億計、千億等。
安撫、穩定、安定。
動蕩、混亂、不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