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天幹從“甲”起至“癸”止,為數凡十,因以“甲癸”指一旬。 唐 元稹 《告畬竹山神文》:“自十月季旬周甲癸而功半就。”
(2).引申為次第,逐一。 宋 梅堯臣 《讀永叔<集古錄目>》詩:“隨田證訛甲癸推,青編是非皆究知。”
“甲癸”是漢語中的一個特殊詞彙,其含義主要基于天幹系統的組合。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代一旬
“甲”和“癸”分别為天幹的第一位和第十位,合稱“甲癸”時,表示從天幹“甲”到“癸”的完整周期(共十天),即一旬。例如唐代元稹在《告畬竹山神文》中寫道:“自十月季旬周甲癸而功半就”,此處“甲癸”即指代十天。
引申為次第或逐一
因天幹具有順序性,“甲癸”也被用來表示事物的次序或逐一推進。如宋代梅堯臣在詩中提到“隨田證訛甲癸推”,即用“甲癸”體現逐項考證的過程。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唐代元稹、宋代梅堯臣的相關文獻。
《甲癸》是一個漢字詞組,意思是“第一和第十”的意思。
《甲癸》的部首是“甲”,總共由10個筆畫組成。
《甲癸》的來源是源自《易經》中的六十四卦之一,代表了時間的開始和結束,象征着循環和變化。
在繁體字中,甲癸寫作「甲癸」。
在古代,字形稍有不同,甲字寫作「田 + 口」,而癸字寫作「癶 + 白」。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中國古代天幹地支紀年的方式。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子、癸亥、甲生癸絕、甲骨文。
無。
甲和癸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