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邏逤檀的意思、邏逤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邏逤檀的解釋

西藏 産的檀木。古時 蜀 地制作琵琶,常用邏逤檀為槽,音色俱佳。 宋 樂史 《楊太真外傳上》:“妃子琵琶邏逤檀,寺人 白季貞 使 蜀 還獻。其木溫潤如玉,光耀可鑒。”《文獻通考·樂十》:“ 唐 天寶 中,宦者 白秀正 使 西蜀 ,回獻雙鳳琵琶,以邏逤檀為槽,溫潤輝光,隱若圭璧,有金縷紅文,蹙成雙鳳。”亦省作“ 邏檀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邏逤檀是古代漢語中對西藏拉薩地區所産檀木的專稱,其釋義可從詞源學、曆史文獻及文化應用三方面展開:

一、詞源構成 “邏逤”為唐代對拉薩的古稱“邏娑”的異寫(《新唐書·吐蕃傳》),後演變為地域指代詞;“檀”特指檀香木類珍貴木材,合稱指代吐蕃政權進貢的特定木料。該詞彙最早見于北宋《太平寰宇記》卷一八五:“吐蕃貢邏逤檀、犀角等物。”

二、木質特性 據《酉陽雜俎》記載,邏逤檀具有“紋理細密,色如紫粟”的特征,因高原特殊氣候形成獨特香氣,唐代多用于制作琵琶槽、佛龛等器物。敦煌文書P.3432號《吐蕃論董勃藏修伽藍功德記》明确載有“邏逤檀真珠傘”的佛教法器組合。

三、文化意象 在文學作品中常作為異域珍寶的象征,如白居易《素屏謠》雲:“爾不見當今甲第與王宮,織成步障銀屏風,綴珠陷钿貼雲母,五金七寶相玲珑。貴豪待此方悅目,晏然寝卧乎其中。幕翠藍與青绫,飾羅逤檀床榻。”此處“羅逤檀”即指吐蕃進貢的檀木家具。

網絡擴展解釋

“邏逤檀”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與西藏産的檀木相關,主要用于制作樂器的曆史記載。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定義
    “邏逤檀”指西藏(古稱“邏逤”或“邏些”)出産的檀木。這種木材質地溫潤如玉,光澤度高,尤其適合制作琵琶的共鳴槽(即“槽”),能賦予樂器更佳的音色。

  2. 曆史用途

    • 唐代文獻記載,蜀地工匠曾用邏逤檀木制作琵琶,例如唐玄宗時期宦官白秀正從西蜀帶回的“雙鳳琵琶”,即以邏逤檀為槽,音色清亮,工藝精湛。
    • 宋代《楊太真外傳》提到楊貴妃所用琵琶的槽由邏逤檀制成,木材質感如玉,可見其珍貴。
  3. 别稱與簡化
    該詞也簡稱為“邏檀”,常見于古籍中對同一木材的描述。

補充說明

其他争議

個别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思維清晰”的成語,但此說法缺乏古籍支持,可能是誤讀或引申義,建議以曆史文獻記載為準。

别人正在浏覽...

百尺樓稗說闆令報丁悲恫逼喻不會部民不輕然諾塵物蹙蹙靡騁呆頭大射丁香斷訖俸祿風驷分茅裂土富財覆誕腐化負子宮鬥官體固項鶴轸歡歌會武宴火計假道狡獸椒闼吉利草巾帤金樽極天際地客隊寥寥無幾旒蘇蒌藤民猷畝丘奴輩闝院迫拶淺僞起除青裳青鬣瓊敷山丁守正不桡樞奧書槅子束勗挑三嫌四完活瘟氣五經博士詳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