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镮鑿的意思、镮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镮鑿的解釋

魏 晉 南北朝 時期一種劣質小銅錢。将古錢(大錢)加以剪鑿而成。《魏書·食貨志》:“謹尋不行之錢,律有明式,指謂雞眼、鐶鑿,更無餘禁。”《資治通鑒·梁武帝天監十六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鐶鑿雲者,謂鑿好以取銅,僅存其肉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镮鑿”(huán záo)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種劣質小銅錢,主要通過剪鑿古錢(大錢)制成。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背景
    镮鑿指将舊有的大銅錢剪鑿後形成的薄小劣質錢币。這種錢币因質量低劣、輕薄,常與“雞眼錢”等并列為當時官方禁止流通的貨币類型(《魏書·食貨志》記載:“指謂雞眼、環鑿,更無馀禁”)。

  2. 制作方式
    工匠将完整的大錢(如漢代五铢錢)外緣剪鑿,取銅另鑄新錢,導緻原錢僅剩中心薄片,形制不規整,重量和成色均嚴重不足。

  3. 曆史影響
    此類私鑄錢币泛濫導緻貨币體系混亂,加劇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經濟動蕩。官方多次頒布禁令,但收效甚微。

  4. 相關文獻
    胡三省在《資治通鑒注》中解釋:“鐶鑿雲者,謂鑿好以取銅,僅存其肉也”,即通過鑿取銅材後,錢币僅剩殘損部分。

注:需注意“镮鑿”與“枘鑿”(ruì záo,指榫頭與卯眼不合,比喻矛盾)的區别。

網絡擴展解釋二

镮鑿的意思

《镮鑿》是一個漢字詞組,表示用鑿子刻鑲玉石或金屬器物。它可以用來形容精雕細刻的藝術品,也可指代手工技術的操作。

镮鑿的部首和筆畫

镮鑿的部首是金,由其衍生的字有許多與金屬相關的詞彙。镮鑿共有13個筆畫。

镮鑿的來源

《镮鑿》一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一書中,成書于東漢末年。這本書是由許慎編纂,對漢字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和分類。镮鑿是其中一個被收錄的漢字。

镮鑿的繁體

镮鑿的繁體字為鐶鑿。

镮鑿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的《說文解字》記載,镮鑿的古字形是“鐶鑿”。其中,“鐶”與現代的“镮”相同,“鑿”則與現代的“鑿”相同,隻是結構稍有不同。

镮鑿的例句

1. 他用镮鑿精心雕刻了一塊美麗的玉石。

2. 這件工藝品經過镮鑿之後,變得更加精緻。

镮鑿的組詞

1. 镮鑿技藝

2. 镮鑿刻印

3. 镮鑿工具

镮鑿的近義詞

1. 刻雕

2. 雕刻

3. 雕琢

镮鑿的反義詞

1. 素淨

2. 樸實

3. 未經雕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