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公的意思、端公的詳細解釋
端公的解釋
(1). 唐 代對侍禦史的别稱。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外郎禦史遺補相呼為院長,上可兼下,下不可兼上,唯侍禦史相呼為端公。”《通典·職官六》:“侍禦史之職……臺内之事悉主之,號為臺端。他人稱之曰端公。”
(2).男巫的别稱。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二:“端公誑取施利,每及萬緡。” 清 唐甄 《潛書·抑尊》:“ 蜀 人之事神也,必馮巫,謂巫為端公。”
(3). 宋 代對衙役的稱呼。《水浒傳》第八回:“隻説 董超 正在家拴束包裹,隻見巷口酒店裡酒保來説:‘ 董端公 ,一位官人在小人店中請説話。’……原來 宋 時的公人都稱呼‘端公’。”
詞語分解
- 端的解釋 端 ā 正,不歪斜:端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端麗。端然。端莊。端秀。端靜。端坐。 正派,正直:端方。端直。端重(恘 )。品行不端。 事物的一頭:端的(?)(a.事情的經過,
- 公的解釋 公 ō 正直無私,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無私。 共同的,大家承認的: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國家,社會,大衆:公共。 * (社會整體的治安)。公衆。公民。公論(公衆的評論)。 讓大家知道:公開。
網絡擴展解釋
“端公”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隨曆史時期和地域文化不同而變化,主要包含以下三種解釋:
-
唐代對侍禦史的别稱
唐代稱負責監察的“侍禦史”為端公,因其在禦史台(監察機構)中主管内部事務,地位顯要,故得此尊稱。例如《通典·職官六》記載:“侍禦史之職……號為臺端,他人稱之曰端公”。
-
男巫的别稱(宋至近代)
宋代起,四川、湖南、貴州等地将男性巫師稱為“端公”,他們主持祭祀、驅邪等民間宗教活動。例如《雲麓漫鈔》提到“端公誑取施利,每及萬緡”,反映了其社會影響力。陝南地區則稱巫師為“端公”或“馬腳”,并賦予其較高地位。
-
宋代對衙役的稱呼
《水浒傳》第八回中,衙役董超被稱為“董端公”,說明宋代民間對公役人員也有此稱謂。
補充說明
- 部分資料提到“端公”可能指身份高貴者(如),但此說法未被權威文獻廣泛采納,或為地域性引申義。
- 該詞在不同語境中需結合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綜合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端公》是一個漢字詞彙,它的意思是指端正、公正、正直的人。該字的拆分部首是「立土口」,總共有7個筆畫。
「端公」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爾雅》一書中,意思是指賢良正直的人。在繁體字中,「端公」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不會有差異。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端公」的字形與現在相比稍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基本保持一緻。
以下是一些使用「端公」的例句:
1. 他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端公正直的人。
2. 隻有端公的态度才能取信于人。
與「端公」相關的組詞包括:
1. 端正:指态度端正、行為規矩得體。
2. 公正:指公平公正、無私偏袒的态度或行為。
與「端公」相對的反義詞可能包括:
1. 邪惡:指不正直、不公正、不正派的人或行為。
2. 不端:指态度不正派、行為不規矩的人。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