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代稱幕府的官俸。後亦泛指官俸。 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病中秋懷次韻》:“因分鶴料家資減,為置僧餐口數添。” 宋 陸遊 《将赴官夔府書懷》詩:“有時緣龜飢,妄出丐鶴料。” 清 唐孫華 《夏日園居雜詠》之二:“餘粒敢期分鶴料,敗垣惟是并雞栖。”參閱 宋 張邦基 《墨莊漫錄》卷六。
“鶴料”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鶴料指唐代幕府官員的俸祿,後逐漸擴展為泛指官員的薪俸。該詞由“鶴”與“料”組合而成,其中“料”在此處特指俸祿的份額或供給。
該詞現已罕用,多見于古典文學或曆史研究領域。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墨莊漫錄》等宋代典籍。
《鶴料》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或物的神态、氣質像鶴一樣端莊、優雅、高尚。這個詞形象地表達了鶴的秀麗形态和與衆不同的氣質。
《鶴料》這個詞拆分成了兩個部首:鳥(隹)和米(禾)。鳥部的位置是上部,米部位置是下部。
根據筆畫,鳥部共有4畫,米部共有5畫。
繁體字是「鶴料」。它以「鳥」部而不是「隹」部寫作首字。
古時候,「鶴料」這個詞的寫法稍有不同。它的上部被寫作「尨」,下部依然是「米」。這種寫法在古代書法或印章藝術中能找到。
1. 他的舉止風度像一隻鶴料,令人贊歎不已。
2. 她優雅的儀态和高貴的氣質讓人感受到一股鶴料般的獨特魅力。
1. 鶴舞:形容鶴翩翩起舞的優美姿态。
2. 鶴立:形容人或物像鶴一樣挺立、高聳。
3. 鶴發童顔:比喻老年人頭發盡白而容貌依然年輕。
1. 鴻篇:形容文筆優美、高尚。
2. 仙風:形容人或物有超凡脫俗的氣質和風度。
3. 鳳鳴:比喻人的聲音優美而高亢。
1. 低俗:形容庸俗、粗俗。
2. 卑微:形容地位低下、不起眼。
3. 落魄:形容境況敗落、無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