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刻薄的意思、刻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刻薄的解釋

(1) [cutting;harsh;caustic;mean;acrimony]∶待人處事挑剔、無情

那個人為人奸狡詭谲,殘忍刻薄

刻薄話

(2) [make a illegal cut;deduct illegally]∶克扣

實知留後,刻薄軍士衣食,軍士怨叛。——《舊唐書·李實傳》

詳細解釋

(1).冷酷無情。《史記·商君列傳論》:“ 商君 ,其天資刻薄人也。” 司馬貞 索隱:“刻,謂用刑深刻。薄,謂棄仁義,不悃誠也。”《周書·儒林傳·樂遜》:“夫政之於民,過急則刻薄,傷緩則馳慢。”《醒世恒言·灌園叟晚逢仙女》:“﹝ 張委 ﹞原是個宦家子弟,為人姦狡詭譎,殘忍刻薄。” 巴金 《秋》三九:“她又不是沒有錢,做事情為什麼要這樣刻薄?” 沉從文 《泥塗》:“你不要說那種看不起我們的刻薄話。” 柯靈 《香雪海·我們曾經生活在泥淖裡》:“最後聽到 獨眼龍 刁鑽刻薄的一席話,才把她送上死路。”

(2).克扣;刻剝。《舊唐書·李實傳》:“ 實 知留後,刻薄軍士衣食,軍士怨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刻薄”一詞的含義可以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刻薄(kè bó)指待人接物時冷酷無情、過分苛求,表現為吝啬算計、言語尖酸。核心特征是缺乏同理心,通過貶低他人獲取心理優勢,如《史記》記載商鞅"天資刻薄"即體現其冷酷性格。

二、具體表現

  1. 行為特征:利益上斤斤計較,常克扣他人(如《舊唐書》載李實刻薄軍士衣食導緻兵變);
  2. 言語特征:使用嘲諷、揭短等傷害性語言,如"刻薄話";
  3. 心理動機:本質是攻擊性自衛,通過貶低他人建立優越感。

三、詞源演變

源自《史記·商君列傳》司馬貞注:"刻謂用刑深刻,薄謂棄仁義",原指嚴酷統治手段,後演變為對性格的形容。唐代趙璘《因話錄》記載的宴席不刻薄,則保留了"克扣"的古義。

四、語境應用

五、相關辨析

與"直率"的區别在于是否考慮他人感受,如指出:真誠是照亮前路的燈,刻薄是審判他人的劍。典型反義詞包括寬厚(行為)與溫厚(性情),同義詞則有尖酸(語言)、苛刻(要求)等。


注:以上解析綜合了詞源考據、行為學分析及古今用例,如需查看更多具體例句可參考、12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刻薄的意思

刻薄(kè bó)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的性格或行為,意思是對待他人苛刻、刻意傷害或冷酷無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刻薄的部首是刀(刂),由十一畫構成。其中,“刀”作為部首表示與刀相關的意義,象征着尖銳、銳利、威脅。

來源

刻薄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原文是“有刻有薄”,用來形容對待他人極其苛刻和吝啬的行為。後來,刻薄逐漸演變為一個單獨的詞彙,用來形容當時許多人的性格特點。

繁體

刻薄的繁體字為「刻薄」,沒有太大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不同。刻薄的古代寫法為「刻薄」,并沒有明顯的變化。

例句

1. 他說話總是刻薄,讓人很不舒服。

2. 她對待下屬總是刻薄,沒有一絲同情心。

3. 不要因為别人的刻薄言語而傷心,保持自信才是最重要的。

組詞

刻意、刻闆、薄情、薄弱

近義詞

刻毒、苛刻、冷酷、無情

反義詞

寬容、善良、仁慈、溫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