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留音機的意思、留音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留音機的解釋

見“ 留聲機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留音機(liú yīn jī)是一個漢語曆史詞彙,指早期用于記錄和播放聲音的機械裝置,即現代所稱的唱片機或電唱機。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與功能

    留音機是一種通過機械方式錄制和重放聲音的設備。其核心原理是利用聲波振動驅動刻針在旋轉的唱片(最初為蠟筒)表面刻劃出溝槽,播放時則通過唱針讀取溝槽的振動并放大還原為聲音。該詞強調其“留存聲音”的功能特性,是20世紀上半葉對“phonograph”或“gramophone”的通用中文譯名。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詞源與曆史背景

    “留音機”一詞誕生于清末民初西學東漸時期,是早期科技名詞本土化的代表。1877年愛迪生發明“phonograph”後,該設備傳入中國,中文名稱結合了“留存”“聲音”“機械”之意,直觀反映了其技術本質。在20世紀30年代前廣泛使用,後逐漸被“唱機”“電唱機”等取代。來源:《近現代漢語辭源》(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年)。

  3. 技術原理簡述

    傳統留音機依靠發條或電機驅動唱片勻速旋轉,唱針沿唱片聲槽的物理波動産生機械振動,通過喇叭狀共鳴腔(無需電力)或電磁拾音器(需供電)将振動轉化為可聽聲波。其播放介質經曆了從蠟筒到蟲膠唱片的演變。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機械工程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

  4. 文化意義與現代演變

    作為中國近代有聲娛樂的開端,留音機曾象征摩登生活方式,魯迅、張愛玲等文學作品中均有相關描寫。隨着電子技術發展,留音機于20世紀中後期被電唱機、錄音機淘汰,但“黑膠唱機”作為其衍生品至今仍受收藏者青睐。現稱“唱片機”或“黑膠唱機”更符合當代用法。來源:《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第七版)。

網絡擴展解釋

“留音機”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作為成語的比喻義(形容記憶力強)

  1. 基本含義
    指人的記憶力極佳,能準确記住所聽到的内容,如同早期音頻設備“留音機”能錄制和回放聲音一樣。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稱贊他人學習能力強或工作中高效吸收信息,例如:“他像留音機一樣,聽完會議就能複述所有要點。”

二、作為實體設備的名稱

  1. 物理定義
    即“留聲機”(早期稱“電唱機”),通過唱針在旋轉的唱片上讀取并播放聲音的裝置。
  2. 功能延伸
    廣義上可指代儲存聲音的工具或媒介,如文字被稱為“留聲器”。

三、文學中的隱喻用法

在文學作品中,常被用來比喻缺乏主見、機械重複他人觀點的人或作品。例如: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成語來源或設備技術細節,可參考權威詞典(如、2、7、8)。

别人正在浏覽...

阿濫堆寶賮被絮兵房博射蔔居常禁承納赤葛除鲠叢顇從坐大才道長争短大小宋二人傳訪犯分毫無爽赙恤蓋娅趕飯刮剗鬼頭滑腦貴遊好看和酬侯白懷質抱真皇維華誣賈誠煎逼漿胎腳邊路交拏濬池空中結構口脗悃質靈洲鱗翮流行坎止籠馴緑茵茵賣鬻佞枝排傧排檔速率瓶口棄甲曳兵輕信若夫三寸咽搔摸説導鎖黛窕冶同進凸現曉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