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唐 代參軍戲和 宋 雜劇中都有以滑稽調笑為内容的表演形式,某些戲劇史著作稱為滑稽戲。 遊國恩 王起 等《中國文學史》第八章三:“ 宋 代滑稽戲直接由 唐 代參軍戲發展而來,狹義的 宋 雜劇即指此。其内容主要以滑稽諷刺為主,到 南宋 時才雜以歌舞等成分。”
(2).主要以滑稽手段來表現人物的地方劇種。流行于 上海 和 江蘇 、 浙江 部分地區。抗 日 戰争時期由 江 南的滑稽曲藝“獨角戲”發展而成。特點是運用主要流行于 江 浙 地區的各種戲曲曲調和各地方言,以高度誇張的手法使觀衆發笑。擅長表現現代生活。
(3).猶鬧劇。亦以喻荒謬可笑的事物。 瞿秋白 《亂彈·財神還是反財神》:“雖然還沒有動刀動槍,這出滑稽戲也就夠好看的了。”《袁世凱演義》第四三回:“ 陝西 獨立是反 袁 戰争中的一幕滑稽戲。”
滑稽戲是一種以滑稽搞笑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戲劇形式,主要流行于上海、江蘇、浙江等吳語地區,具有以下特點:
滑稽戲源于清末民初的“獨角戲”,并在抗日戰争時期融合中外喜劇、鬧劇及江南地方戲曲元素發展而成。其名稱既指代劇種,也形容荒誕可笑的情景。
補充:西方戲劇中的“farce”(鬧劇)與滑稽戲有相似之處,均強調荒誕與誇張,但滑稽戲更注重方言和本土文化表達。
滑稽戲是指一種旨在逗笑觀衆、以滑稽、搞笑手法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戲劇或表演藝術。它通過誇張的動作、滑稽的言談舉止,以及荒誕可笑的情節,引發觀衆的笑聲。
滑稽戲的拆分部首是“滑”和“系”,其中“滑”這個字的部首是“水”,而“系”的部首是“系”,二者相結合形成了“滑稽”這個詞。滑稽戲的筆畫數為10。
“滑稽”一詞源自于古代漢語,“滑”意為滑動,指人行動敏捷、機敏,而“稽”意為小丑,指表演滑稽的人。在繁體字中,“滑稽”這個詞的寫法仍保留為「滑稽」,沒有變化。
在古時候,「滑稽」這個詞的寫法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唐代文人韓愈在他的《師說》一文中寫到:“是乎吾師之德,說滑稽者,滑稽居;而作深號咷,以罵數丈之聾者,罵丈近。”可見在唐代,滑稽已經被用作形容搞笑、滑稽的意思,字形寫作「滑稽」。
1. 這個喜劇演員非常擅長表演滑稽戲,每次都能逗樂觀衆。
2. 他的滑稽表演引起了一陣陣歡笑。
3. 演員們通過誇張的動作和滑稽的對白,成功地把這個滑稽戲演繹得淋漓盡緻。
組詞:滑稽劇、滑稽演員、滑稽動作、滑稽片
近義詞:幽默戲、笑劇、搞笑戲
反義詞:嚴肅戲、悲劇、正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