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伽馬射線的意思、伽馬射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伽馬射線的解釋

亦稱丙種射線。鐳和其它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所放出的射線。通常寫作γ射線。伽馬,希臘字母第三個字母γ的譯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伽馬射線(γ射線)是原子核能級躍遷或高能粒子碰撞時釋放的電磁波,屬于電離輻射的一種,具有極短的波長(通常小于0.01納米)和極強的穿透能力。該術語由希臘字母"γ"音譯得名,在漢語中"射綫"指以直線形式傳播的能量束流。

從物理特性分析,伽馬射線與X射線的本質區别在于産生機制:前者源自核内反應,後者多産生于核外電子躍遷。《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将其定義為"波長極短的電磁波,穿透力比X射線更強,用于治療腫瘤等"。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指出,伽馬射線暴是宇宙中最劇烈的爆發現象,其瞬時輻射能量可達太陽百億倍。

在應用層面,伽馬刀技術利用其定向輻射特性進行無創腫瘤治療,該技術已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認證。世界衛生組織輻射與健康手冊強調,過量接觸伽馬射線會破壞DNA結構,需嚴格遵守防護标準。

網絡擴展解釋

伽馬射線(γ射線)是一種極高能量的電磁波輻射,屬于原子核射線的一種,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伽馬射線是電磁波譜中波長最短(<0.01埃)、頻率最高(>3×10¹⁹Hz)的電磁波,由原子核能級躍遷或放射性衰變時釋放。其光子能量超過124keV,穿透力極強,可穿透數厘米厚的鉛闆。

二、核心特性

  1. 物理屬性
    數學表達式為:
    $$
    E = h u
    $$
    其中E為光子能量,h為普朗克常數,ν為頻率。
    因波長極短(約10⁻¹¹米),表現出明顯粒子性。

  2. 穿透能力
    在物質中傳播時幾乎不散射,穿透力是X射線的50-100倍。

三、主要來源

  1. 天體物理現象:超新星爆發、中子星合并等宇宙事件産生的伽馬射線暴(如GRB 151229A)。
  2. 核反應過程:放射性元素衰變(如鐳)、核裂變/聚變反應。
  3. 實驗室産生:粒子加速器、同步輻射裝置等人工設備。

四、應用領域

領域 應用場景 原理
工業 金屬探傷、管道檢測 利用穿透性探測内部缺陷
醫療 腫瘤放療、手術器械消毒 高能光子破壞細胞DNA
科研 核物理實驗、天體觀測 分析核結構及宇宙現象

五、安全風險

長時間暴露會導緻生物體DNA斷裂,引發細胞突變或癌症。醫療應用需嚴格計算輻射劑量,工業檢測要求鉛屏蔽防護。

發現曆程:1900年法國物理學家P.V.維拉德在研究鐳輻射時首次發現,1903年盧瑟福将其命名為γ射線。該發現完善了原子核射線理論體系(α、β、γ三種射線)。

别人正在浏覽...

跰跹倉糧蠶禮充邊傳流純善打哆嗦待選誕謾道道鲽鹣敦懇多大霎忿隘焚巢蕩穴風跡凫舄觀衆席過篩子寒碛訇磕華使腳丫激忿精度驚弓酒民康有為口裡誇強會聯播臨川羨魚寠數陸畜鹿鳴客馬矟夢撒門屏苗緒滵汩謀養甯亂破愁阡巷起床裙衫臞臞阮琴世俗之見壽不壓職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送竈踏驗調停彎膝猥諸侯五筆字型電腦夏畦洗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