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骛的意思、并骛的詳細解釋
并骛的解釋
并馳。《文選·班固<西都賦>》:“撫鴻罿,禦繒繳,方舟并騖,俛仰極樂。” 呂延濟 注:“言持網繳射,并舟而騖。”《文選·韋昭<博弈論>》:“百行兼苞,文武并騖;博選良才,旌簡髦俊。” 張銑 注:“騖,馳也。”
詞語分解
- 并的解釋 并 ì 合在一起:并攏。合并。兼并。 一齊,平排着:并駕齊驅。并重(恘 )。并行(妌 )。 連詞,表平列或進一層:并且。 用在否定詞前,加強否定的語氣,表不像預料的那樣:并不容易。 并 ī 中國山西
- 骛的解釋 骛 (騖) ù 亂跑,奔馳:骛望(放眼遠望)。骛驟(急速,急驟)。 同“務”③。 筆畫數:; 部首:馬;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并骛"(bìng wù)是一個漢語書面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兩匹馬或事物齊頭并進、并駕齊驅,引申為齊頭并進、不相上下的狀态或行為。
以下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
字義解析:
- 并:合并、一起、并列。
- 骛:本義指馬奔馳、縱橫馳騁,引申為追求、從事、緻力。
- 合義:兩匹馬并列奔馳,或兩件事物同時進行、齊頭并進。
-
核心釋義:
- 并駕齊驅:指兩匹馬或車駕并排奔跑,速度相當,不分先後。這是最常用、最形象的解釋。
- 齊頭并進:指兩件或多件事情同時進行,齊同發展,不相上下。
- 共同追求/緻力:引申指雙方在某個領域或目标上共同努力,相互競争或合作前進。
-
用法與語境:
- 書面語:該詞屬于較為典雅的書面用語,常用于描述競争、合作或發展态勢。
- 描述關系:常用于描述兩者(或多者)在能力、水平、進度或發展速度上相當,難分伯仲。例如:“兩位學者在學術研究上并骛争先。”
- 描述行為:也可指同時進行多項工作或活動。例如:“他身兼數職,各項工作并骛推進。”
-
同義詞:
- 并駕齊驅、齊頭并進、不相上下、勢均力敵、雙管齊下(側重同時進行)。
-
來源與權威性參考:
- 《漢語大詞典》:作為最權威的大型漢語語文詞典之一,《漢語大詞典》對“并骛”有明确收錄和解釋,釋義為“并馳”。其釋義具有高度的學術權威性。 (來源:羅竹風主編. 《漢語大詞典》.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994.)
- 《辭源》(修訂本):這部着重考究古漢語詞彙來源和演變的權威工具書,對“骛”字有詳細解釋(如“馳騁;追求”),為理解“并骛”中“骛”的含義提供了基礎。 (來源: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編. 《辭源》(修訂本). 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1983.)
- 古代典籍用例:該詞可見于古代文獻。例如,《宋史·卷三百八十五·列傳第一百四十四》有“如良醫之儲藥,……人參甘草并骛而進”之句(此處“并骛”意為同時使用、齊頭并進),證明了其曆史淵源和經典用法。 (來源:脫脫等撰. 《宋史》. 中華書局點校本.)
“并骛”意指兩物(尤指馬匹)并排奔馳,齊頭并進,引申為事物在水平、進度或發展上不相上下,或指同時進行多項活動。它是一個書面色彩較濃的詞彙,其釋義在權威的《漢語大詞典》中有明确記載,并在古代典籍如《宋史》中有實際用例,體現了其規範性和曆史傳承性。
網絡擴展解釋
“并骛”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并骛”由“并”(一起、同時)和“骛”(奔馳、追求)組合而成,意為“并馳”或“共同追求”,指兩個或多個事物或人同時努力、并行發展。
詳細釋義
- 本義:指車馬或舟船并行奔馳。例如《西都賦》中的“方舟并骛”,描述舟船齊頭并進的場景。
- 引申義:比喻事物或才能的同步發展,如文武才能齊頭并進(《博弈論》:“文武并骛”)。
使用場景
多用于形容團隊協作、多任務并行或綜合能力提升的場景,強調共同目标下的協同性。
文獻引例
- 《西都賦》:“方舟并骛,俛仰極樂。”(呂延濟注:并舟而馳)
- 《博弈論》:“百行兼苞,文武并骛。”(張銑注:骛即馳,意為文才武略并重)
近義詞
若需更多文獻例證或曆史演變,可參考古代典籍或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貶詞箥籮蟾戶赤足稠掩掩篡盜黛鬟待女纛章京達思登建短策遏塞鳳髓覆溺甘汞搆亂乖變孤禽涵受合樂昏冉冉翦夷嗟稱究而言之酒靥極位積薪厝火掘地尋天亢暴客田空鑿口川枯蔓困控老脫砺兵鄰舍笛馬記滿番汗莽莽蕩蕩卯眼螞蟻緣槐矊眇明彩撓法攀望敲镘兒嘁嘁任人唯親塞内加爾三隣四舍埏隧收使收敍驷車松粉外戶子涴漫無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