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禊祓的意思、禊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禊祓的解釋

指古代三月上巳,臨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動。 宋 陳造 《複次韻寄程帥》之二:“人家禊祓競攀追,刺史春遊正此時。羯鼓聲中花作錦、壺籌多處酒為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禊祓”(xì fú)是中國古代一種與水相關的祈福消災儀式,其含義可從字義、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解析:

  1. 字義分解

    • 禊:意為“修潔、淨身”,強調通過洗滌去除污穢。
    • 祓:指“祓除病氣或災禍”,帶有驅邪避害的宗教色彩。
      合稱“禊祓”,即通過清潔身體與靈魂來祈求平安。
  2. 曆史起源與演變

    • 周朝:最初為巫術儀式,由女巫在三月上巳日(幹支紀日)主持,以水為媒介祛病。
    • 漢代:被納入官方祀典,日期固定為三月上巳日,官民皆至河邊沐浴,并發展出“招魂續魄”等習俗。
    • 魏晉後:因日期不固定,逐漸與三月初三合并,演變為“上巳節”,成為文人雅集、曲水流觞的文化活動。
  3. 儀式内容與象征

    • 核心活動:在水邊用香草(如蘭草)沐浴,認為流水可帶走“宿垢”(舊病與厄運)。
    • 信仰基礎:古人視水為至潔之物,兼具療愈與驅邪功能,如《韓詩》記載鄭國人在溱洧兩河“秉蘭祓除不祥”。
    • 衍生意義:漢代徐肇三女夭折的傳說,進一步強化了禊祓消災的民俗心理。

文化影響:這一習俗不僅衍生出王羲之《蘭亭集序》等經典文學場景,還融入後世踏青、宴飲等春季活動,成為中華傳統節日的重要源頭之一。

網絡擴展解釋二

禊祓的意思

《禊祓》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進行宗教儀式或祭祀時的淨化儀式。它源自古代中國的傳統宗教文化,用于洗滌身心、驅除邪氣、祈求平安。

部首和筆畫

《禊祓》的部首是礻(示字旁),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禊祓》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宗教儀式和祭祀活動。它通常與在宗教場合進行的淨化儀式相關,被認為可以清除罪惡、淨化身心,使人們遠離疾病和厄運。

繁體

《禊祓》的繁體字形為「禊祓」。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禊祓」的漢字寫法可能略有差異。例如,在《說文解字》中,「禊祓」的寫法為「禊」和「祓」。此外,古代可能還有其他不同的寫法,但總體表達的意思和含義是相同的。

例句

1. 古代皇帝每年都會進行禊祓儀式,以保障國家的安甯和繁榮。

2. 在傳統文化中,禊祓被視為一種神聖而重要的儀式,需要嚴肅對待。

組詞

禊祓儀式、禊祓的意義、進行禊祓、禊祓的曆史、禊祓的儀式等。

近義詞

淨化儀式、洗禮、祈福、驅邪、祭祀等。

反義詞

邪惡、污穢、罪惡、不潔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