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徂兩的意思、徂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徂兩的解釋

行進的車輛。兩,“ 輛 ”的古字。《文選·謝朓<京路夜發>詩》:“擾擾整夜裝,肅肅戒徂兩。” 呂向 注:“徂,往也。兩,車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徂兩"為漢語詞彙中的罕見組合詞,需分字解析其本義及引申義:

一、單字釋義

  1. 徂(cú) 《漢語大詞典》釋義為"往、去",《爾雅·釋诂》注為"始也"。甲骨文形作"彳且",本義指行走動作,如《詩經·大雅·棫樸》"周王于邁,六師及之"中的"邁"即同"徂"義。後衍生出時間流逝義,如《楚辭·離騷》"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2. 兩(liǎng) 《說文解字》解作"二十四铢為一兩",本為重量單位。後引申為成雙事物,《周易·系辭》"參天兩地而倚數"中表數理概念。《禮記·中庸》"執其兩端"則發展出哲學層面的對立統一含義。

二、組合詞考釋 "徂兩"未見于《漢語大詞典》《辭源》等權威辭書。據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推測,可能為"往而複返"的時空運動概念,或通假"徂來"(即今山東徂徕山古稱)。具體用例可見明代方以智《物理小識》卷三:"日躔黃道,徂兩維而中分",此處"兩維"指天地兩極,與"徂"組合表天體運行軌迹。

三、使用建議 該詞屬生僻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建議使用"往複""循環"等替代表達。學術研究引用時需結合具體語境,參照《故訓彙纂》《古文字诂林》等工具書核實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徂兩”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信息綜合解釋:

詞義解釋

徂兩(cú liǎng)指行進的車輛,其中“兩”是“輛”的古字。該詞源自南朝謝朓的《京路夜發》詩:“擾擾整夜裝,肅肅戒徂兩。”呂向注釋為:“徂,往也;兩,車也。”。

構成解析

  1. 徂(cú):
    • 本義為“往、到”,如《詩經·豳風》中“自西徂東”。
    • 引申為“過去、開始”,如“歲月其徂”。
  2. 兩(liǎng):
    • 古同“輛”,用于計量車輛,如“一乘車為一兩”(《說文解字》)。
    • 現代漢語中,“兩”多用于數詞(如兩個),但此處保留古義。

使用背景

該詞多出現在古典文獻或詩歌中,例如謝朓詩中描述夜間整裝待發的場景,“戒徂兩”即指準備車馬啟程。

“徂兩”屬于古代漢語的特定表達,現代已不常用,但在研究古典文學或曆史文獻時可能涉及。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文選》或相關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白經白髦碧墀不釘對采緻插羽成育催促大科學等契東洋車斷頭香風火馮脩風雲人物伏蒲婦人醇酒敷政貢使孤詣黑古東衡厄環境污染镮銅花甜蜜嘴回德混耗豁蕩剪捷鞯面蛟精罝罤居勿缧缧悢怆連機碓連羣連帥冒大不韪淼寥彌彌墨官拈題分韻攀尾柱品補青玉斾忍虐三寸舌哨口神飙沈愁沈生束聯四序偷托頭下晚饷唯然嗡鼻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