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嵖岈的意思、嵖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嵖岈的解釋

(1).高峻。 清 王夫之 《南嶽賦》:“崱屴崟嶔,天門嵖岈。”

(2).山名。在 山東 平度縣 境。 唐 黃巢 起義初期依 尚讓 于此。

(3).山名。在 河南 遂平縣 境。一名 嵯峨山 。 唐 李愬 平 淮西 吳元濟 時曾戰于此。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嵖岈(拼音:chá yá)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形容山勢險峻、岩石嶙峋的狀态,也可引申為事物參差不齊的樣貌。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詳細解析其含義:

一、核心釋義

  1. 山勢高峻、岩石突兀

    指山峰陡峭險要,岩石嶙峋交錯的景象。例如《漢語大詞典》釋為:“山深險貌”,強調山形的險峻與深邃 。

    :明代吳承恩《西遊記》中“嵖岈嶙峋”即描繪怪石嶙峋的山景。

  2. 形容事物參差交錯

    引申為物體表面凹凸不平或排列不齊的狀态。《漢語大字典》收錄其形容“牙齒不齊”的用法,如“嵖岈的牙齒”指牙齒參差外露 。

二、地名專指

河南省駐馬店市有嵖岈山,因山勢奇特、怪石林立得名,屬伏牛山餘脈,為典型的花崗岩地貌景觀 。此處“嵖岈”直接轉化為專有地名,印證其本義與地貌特征的關聯。

三、語源與演變

該詞為聯綿詞(雙音節單純詞),常見于古代詩文。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指出,“嵖”從“山”旁表義,“岈”從“牙”旁隱含尖銳之意,二字組合強化山石尖銳交錯的意象 。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2.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字典》[M]. 四川辭書出版社, 1986.
  3. 中國地名委員會. 《中國地名錄》[M]. 地圖出版社, 1994.
  4. 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搜索結果顯示,“嵖岈”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具體解釋如下:

讀音與結構

含義解析
“嵖岈”多指山勢險峻、怪石嶙峋的景象,常見于文學或地名中。例如:

  1. 地名:河南省駐馬店市有“嵖岈山”,因奇峰異石林立而得名,是國家地質公園。
  2. 文學意象:古詩詞中常用“嵖岈”形容山石參差交錯的形态,如“怪石嵖岈壓古徑”。

擴展補充

若需進一步了解嵖岈山的具體景觀或文化背景,可參考相關旅遊或地理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菴廬表緻陛坐抄撮車煩馬斃成孰粗俗彈包彈脣觝距反脣逢時該辯橄榄子櫜甲束兵割奪蠱弊滾牌軍蝦蟆鏡罕畢含齒黑沒促合煞淮南八公阛衢畫派見告嘉羞儆鑒機嶽決不拘文牽義開耑龛剪空陰雷火車瘣疾兩頭蒙梨窩騄骥買鬻民間故事敏思逆計溺死偏駁潛移默奪親善雀鳥若邪三頭擅步設私詩材水霸松圓繐幕通目無筴吳王脍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