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兩頭蒙的意思、兩頭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兩頭蒙的解釋

即鼓。 明 徐渭 《漁陽弄》:“ 曹操 ,這皮是你身兒上軀殻,這槌是你肘兒上肋巴……兩頭蒙總打得你潑皮穿,一時間也酹不盡你虧心大。”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兩頭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代鼓,尤其在文學或比喻語境中使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文學出處

該詞可見于明代文學家徐渭的雜劇《漁陽弄》(又名《狂鼓史》),原文為:

“曹操,這皮是你身兒上軀殼,這槌是你肘兒上肋巴……兩頭蒙總打得你潑皮穿,一時間也酹不盡你虧心大。”
此處以鼓比喻曹操的軀體,通過擊鼓象征對其罪行的控訴,帶有強烈的諷刺與批判意味。


用法與語境


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探究其文學用法或曆史背景,可查閱《漁陽弄》原文及相關戲曲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兩頭蒙》的意思

《兩頭蒙》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兩頭都欺騙或蒙騙。它形象地描述了在處理事情或與人打交道時的雙面性和不誠實。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兩頭蒙》的拆分部首是“蒙”和“⺣”。其中,“蒙”的部首是“艸”,表示植物類的意思;“⺣”表示的是“雙足”,代表人的意思。根據這兩個部首的組合,我們可以推斷出詞義與植物和人有關聯。整個詞彙的筆畫數為23畫。

來源

《兩頭蒙》這個成語最早來源于古代"左傳",原文是"周公憲盡...常蒙于魯侯。”表示魯國的君主魯桓公身邊的憲大夫常常受到欺騙蒙蔽。

繁體

《兩頭蒙》這個成語在繁體字裡的書寫為「兩頭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兩頭蒙》這個成語為例,古代的寫法為「兩頭㛢」。

例句

1. 他在工作上總是兩頭蒙,最終導緻了項目的失敗。

2. 這個商人為了牟取暴利,經常兩頭蒙客戶。

組詞

1. 欺騙

2. 虛僞

3. 詐騙

4. 欺詐

近義詞

1. 雙面人

2. 虛僞

3. 兩面派

反義詞

1. 真誠

2. 坦誠

3. 正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