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過的意思、相過的詳細解釋
相過的解釋
(1).謂太陽過赤道内外各二十三度半。《左傳·昭公二十一年》:“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過也。” 杜預 注:“二分日夜等,故言同道。二至長短極,故相過。” 楊伯峻 注:“ 談遷 《國榷》引 明 李天經 曰:‘太陽行黃道中線,迨二分而黃道與赤道相交,是為同道。二至則過赤道内外各二十三度,是謂相過。’”
(2).互相超越。《管子·治國》:“故先王使農、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終歲之利,無道相過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文子·自然》:“如此即萬物一齊無由相過。” 宋 蘇轼 《儒者可與守成論》:“德既無以相過,則智勝而已矣。”
(3).互相往來。《商君書·兵守》:“故曰慎使三軍無相過,此盛力之道。” 漢 張衡 《西京賦》:“若夫 翁伯 、 濁 、 質 、 張裡 之家,擊鐘鼎食,連騎相過, 東京 公侯,壯何能加!” 唐 韓愈 《長安交遊者贈孟郊》詩:“親朋相過時,亦各有以娛。”
詞語分解
- 相的解釋 相 ā 交互,行為動作由雙方來:互相。相等。相同。相識。相傳(俷 )。相符。相繼。相間(刵 )。相形見绌。相得益彰(兩者互相配合,更加顯出雙方的長處)。 動作由一方來而有一定對象的:相信。相煩。相問。
- 過的解釋 過 (過) ò 從這兒到那兒,從此時到彼時:過江。過賬。過程。過渡。過從(交往)。經過。 經過某種處理方法:過秤。過磅。過目。 超出:過于。過度(?)。過甚。過獎(謙辭)。過量(刵 )。過剩。過猶不及
專業解析
"相過"是一個文言色彩較濃的詞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不高,但在古籍和特定語境中時有出現。其核心含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
基本義:互相拜訪;互相往來
- 這是“相過”最直接和常見的含義。“相”表示互相,“過”指訪問、探望、造訪。合起來指彼此之間進行拜訪、交往。
- 例句參考:
- 《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聞所在,乃間步往,從此兩人遊,甚歡。平原君聞之,謂其夫人曰:‘始吾聞夫人弟公子天下無雙,今吾聞之,乃妄從博徒賣漿者遊,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謝夫人去,曰:‘始吾聞平原君賢,故負魏王而救趙,以稱平原君。平原君之遊,徒豪舉耳,不求士也。無忌自在大梁時,常聞此兩人賢,至趙,恐不得見。以無忌從之遊,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為羞,其不足從遊。’乃裝為去。夫人具以語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謝,固留公子。公子相過留趙。”(這裡指公子無忌與平原君互相拜訪、交往)
- 陶淵明《移居二首》其一:“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過門更相呼”體現了鄰裡互相招呼、拜訪的情景,“相過”之意蘊含其中)。
- 來源依據: 此釋義為古代漢語常用義,可見于《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等權威辭書對“過”字“訪問、探望”義項及“相”字“互相”義項的诠釋和例證。
-
引申義:時光流逝;光陰度過
- 由“經過”、“度過”的“過”引申而來,“相過”可以指時間互相推移、流逝。這個用法相對抽象。
- 例句參考:
- 晉·陸機《長歌行》:“容華夙夜零,體澤坐自捐…茲物苟難停,吾壽安得延?俛仰逝将過,倏忽幾何間?慷慨亦焉訴,天道良自然。但恨功名薄,竹帛無所宣。迨及歲未暮,長歌承我閑。”(詩中感歎時光飛逝,“俛仰逝将過”即含有時間互相推移、快速流走之意)。
- 來源依據: 此義項在《漢語大詞典》等辭書中,“過”字有“過去;度過”的義項,結合“相”字,可引申指時間的交互流逝。陸機詩句是體現此用法的典型例證。
-
特殊用法:“相過從”
- “相過”常與“從”連用,構成固定短語“相過從”,意義與基本義“互相往來、交往”相同,但語氣更顯從容、持續。
- 例句參考:
- 唐·杜甫《贈特進汝陽王二十韻》:“相過從北阙,款曲憩東周。”(指互相往來、拜訪)。
- 來源依據: “過從”本身即有“互相往來;交往”之意(見《漢語大詞典》),加上“相”字更強調交互性。
“相過”的核心意義在于表示一種雙向的互動行為或狀态,主要指向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拜訪、交往(基本義),也可引申指時間的互相推移、流逝(引申義)。在具體語境中,尤其是在古籍中,“相過從”也是一個常見的同義表達。理解該詞需結合“相”的交互性和“過”的“訪問”或“度過”義。
參考來源(基于權威辭書與經典文獻):
- 《漢語大詞典》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 對“過”字“訪問;探望”義項(卷10,頁490)、“度過;過去”義項(卷10,頁489)及“相”字“互相”義項(卷7,頁1133)的釋義和書證。
-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 對“過”字“訪問,探望”義項(第2版,頁507)、“相”字“互相”義項(第2版,頁1651)的釋義和例句。
- 《史記·魏公子列傳》 (司馬遷 著) - 提供“相過”表示互相交往的經典例句。
- 陶淵明《移居二首》其一 - 體現鄰裡互相招呼拜訪(蘊含“相過”之意)的生活場景。
- 陸機《長歌行》 - 體現“相過”引申指時間流逝的用法。
- 杜甫《贈特進汝陽王二十韻》 - 提供“相過從”表示互相往來的例句。
網絡擴展解釋
“相過”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下有多種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天文現象
指太陽經過赤道内外各二十三度半的天文現象,與節氣相關。例如《左傳·昭公二十一年》中提到“至,相過也”,杜預注釋為“二至長短極,故相過”。
2.互相超越
表示事物或人之間相互超越、競争。如《文選·張衡·西京賦》中的“連騎相過”,描述車馬接連而過,暗含争先之意。
3.互相往來
指人際間的拜訪或交往。例如:
- 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中“故使枉道相過”,意為特意繞道前來拜訪。
- 現代引申為“相互交流、了解”,多用于描述朋友、同事間的互動。
4.移動
指身體部位的移動。如《燕丹子》中“兩足不能相過”,形容因恐懼而無法邁步行走。
使用建議
- 文學場景:優先參考古文中的天文或動作描述(如、4、6)。
- 日常交流:現代多指“互相往來”,可結合的引申義。
如需更詳細古文用例或專業釋義,可查閱《漢典》或《左傳》相關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卑侮碧雲愁愁窗帷雛鬟慈命摧絃村墟促趱打筆套膽瓶雕鷄釘密遁母發字豐恩父母國撫惜扞蔽稿書宮儀官槽鼓智和義恍恍惚惚忽睨呼王踐藉節令棘槐饑氓鲸鐘慨然應允廓爾枯朽之餘勑書莨菪連月流程六義附庸龍腦漿内供奉槃停偏佞七律寝宮侵冤佉倉森萃沈腰守持傱傱特絕頹瀾吞吃土塑委實我師無向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