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險的地段,危險的區域。《人民日報》1983.8.11:“ 長江 洪峰襲擊 安徽省 望江縣 境内的 同馬大堤 ,大堤出現一百多處險段。”
“險段”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解釋:
指危險的地段或區域,常見于自然災害或工程安全相關的描述。例如:
在特定語境下,可引申為危險的局勢或關鍵時刻。例如:
若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相關成語,可參考滬江詞典或查字典的詳細釋義。
險段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危險的地方或環節。
險段的部首是阝(邑的變形),筆畫數為7。
險段的來源可以追溯至古代兵法。在軍事戰略中,險段指的是戰場上敵人的防線中的難以攻克的要沖地帶。
繁體字為險段。
在古時候,險段的寫法稍有不同,其寫法為険段。
1. 這條路有很多險段,需要小心駕駛。
2. 我們需要警惕那些隱藏的險段,以保護自身的安全。
1. 險情:指危險的情況或狀況。
2. 險境:指危險的境地或處境。
3. 險要:指危險的要地或關鍵地點。
險要、險境、危險地點、危險環節
安全區域、安全環節、安穩地方、安全階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