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貪贓不法。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台省·劉畏所侍禦》:“諂者因思中之,誣其在 遼 時婪肆,撫按從而勘實之。”
“婪肆”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指貪贓不法,即利用職權非法獲取財物或放縱違法行為。該詞多用于描述官吏的腐敗行為,強調貪婪與肆無忌憚的結合。
婪(lán)
本義為“貪愛財物”,如《說文解字》釋為“貪也”。
常見組詞:貪婪、婪酣(貪食)。
肆(sì)
此處取“任意而行、不顧法紀”之意,如“肆無忌憚”。
其他含義包括店鋪(如“酒肆”)或數字“四”的大寫。
明代沈德符《野獲編·台省·劉畏所侍禦》記載:“谄者因思中之,誣其在遼時婪肆,撫按從而勘實之。”
此例中,“婪肆”被用于指控官員在任期間的貪腐行為。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常見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中。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野獲編》原文。
《婪肆》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貪婪、貪得無厭。表示人貪婪地侵占、占有財物或權力,不知足而追求更多。
《婪肆》的部首是女(女字旁),拼音是nǚ。它的總筆畫數為17。
《婪肆》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漢字,是由現代漢字發展而來。它的繁體形式為「嬾肆」。
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漢字有所不同。以《婪肆》為例,在古代,它的寫法是有一些變化的,比如「肆」字的右邊會加上「肅」字的旁邊部分,形成「肄肆」。
1. 他對金錢無止境的貪婪令人厭惡。 2. 這個人一直在以婪肆的方式追逐權力。
貪婪、肆虐、婪心、肆意、貪婪無厭
貪心、貪婪、貪得無厭、貪圖
滿足、知足、節制、克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