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咎陶的意思、咎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咎陶的解釋

見“ 咎繇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咎陶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人物,其名稱在不同文獻中存在異寫現象。據《尚書·舜典》記載,咎陶(又作臯陶)是舜帝時期的重要輔臣,主管司法刑獄,被後世視為司法公正的象征。其名中的“咎”在古漢語中通“臯”,本義為水邊高地,引申指賢明;“陶”指陶冶德行,合稱體現其以德治法的執政理念。

在職能方面,《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咎陶制定了“五刑五教”制度,主張“明于五刑,以弼五教”,将刑罰與教化結合,開創了德主刑輔的司法傳統。他發明的“獬豸決獄”典故,成為古代司法公正的圖騰符號,《說文解字》釋“法”字時特别提及這一典故。

作為中華法系的重要奠基人,唐代追封咎陶為德明皇帝,宋代《太平禦覽》将其列為上古四聖之一。現代《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古代傳說中的賢臣,掌刑獄之事”,該詞條被收錄于多個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咎陶”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含義:

一、作為曆史人物(主要含義)

  1. 身份:咎陶是舜帝時期的賢臣,即“臯陶”(讀音為gāo yáo),因古字通假,“咎”通“臯”。他是中國古代司法鼻祖,傳說中最早制定法典的人物。
  2. 文獻記載:唐代韓愈在《送孟東野序》中提到“唐虞、咎陶、禹,其善鳴者也”,将其與堯、舜、禹并列,強調其曆史地位。

二、作為詞語的誤解

部分資料(如)将“咎陶”解釋為成語,認為“咎”指責備、“陶”指他人,表示“指責他人行為”。但此說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撐,可能是對“咎繇”(臯陶别名)的誤讀。

補充說明

建議在曆史文獻或文言文語境中優先采用“賢臣臯陶”的解釋,現代漢語中單獨使用“咎陶”一詞的情況較少。

别人正在浏覽...

八馬倡樓摌馬侈說大腳色打盤腳抖簌簌二親非想非非想處鳳食風匣犷族寡妻匦書還普駭跳焊工汗洽股栗喉急圜蓋簧蠱镮鑿冱凍鑒定建麾金戶禁圍九重天泬漻拉丁字母表賫奉濫獄糧重戾行率語蠻箋梅花腦念咒你等祈蠶戚嗟輕艓泣涕沙缽山檻閃榆拾翠踏青守紀律説嘴説舌書學四面出擊頽發頑話帷燈箧劍兀爾武毅夏蟲疑冰顯突箫吹小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