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脫困”是一個動詞,指從困境或貧困中掙脫出來,使狀态得到改善。以下是詳細解釋:
脫困(tuō kùn)指擺脫困境,常用于描述個人、企業或群體通過努力脫離不利處境。例如:
企業場景
“經過整改,該廠兩年就實現了脫困目标。”
(強調通過策略調整擺脫危機。)
個人或集體努力
“我們要全力以赴完成改革與脫困目标。”
(體現積極行動後的結果。)
適用于經濟、生活、工作等領域,如描述企業複蘇、個人逆境重生等。需注意,其核心是通過主動行動改變現狀,而非被動等待。
脫困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包括“脫”和“困”兩個部分。
“脫”字的部首是“⺡”,它是由“肉”字旁和“出”字底組成的。它的五筆編碼是20243,總筆畫數為7。
“困”字的部首是“囗”,表示圍住的意思。它的五筆編碼是25440,總筆畫數為7。
來源上,“脫困”指的是擺脫、解脫困境的意思。它可以用來形容個人或集體從困境、困擾中掙脫出來、恢複自由和自主能力。
在繁體字中,“脫”字的寫法為「脫」,而“困”字的寫法為「困」。
古時候,“脫”字的寫法與現代不同,它是由“⺡”和“卓”字組成。而“困”字的古代寫法為“困”。
以下是一些關于“脫困”的例句:
1. 在經濟危機中企業努力脫困。
2. 他通過努力學習,脫困走向成功。
脫困的一些組詞包括:
脫離、脫險、脫貧等。
脫困的近義詞有解困、解脫、擺脫等。
脫困的反義詞有陷困、困住、束縛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