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冰的意思、頒冰的詳細解釋
頒冰的解釋
(1).古代帝王夏天賞賜冰塊給群臣。《周禮·天官·淩人》:“夏,頒冰,掌事。” 鄭玄 注:“暑氣盛,王以冰頒賜,則主為之。”《大戴禮記·夏小正》:“頒冰。頒冰也者,分冰以授大夫也。”
(2).指帝王所賞賜的冰塊。 唐 韋應物 《冰賦》:“睹頒冰之適至,喜煩暑之暫清。”
詞語分解
- 頒的解釋 頒 (頒) ā 發下:頒發。頒布。頒賞。頒示。頒行。 古同“班”、“斑”,頭發花白。 筆畫數:; 部首:頁; 筆順編號:
- 冰的解釋 冰 ī 水因冷凝結成的固體:冰塊。冰淩。冰箱。冰窖。冰雕。冰封。冰球。冰鎮。冰釋(像冰一樣融化,喻嫌隙、懷疑、誤會等完全消除)。冰淇淋。 結晶成固體,呈結晶形的:冰糖。冰晶石。 使人感到寒冷:冰手冰腳
網絡擴展解釋
“頒冰”是一個具有曆史背景的詞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
古代帝王賜冰的行為
指夏季帝王将冰塊賞賜給群臣以消暑的制度,源自《周禮·天官·淩人》中的記載:“夏頒冰,掌事。”。這一做法體現了古代對冰資源的重視,也反映了等級制度下的賞賜文化。
-
指帝王賞賜的冰塊本身
如唐代韋應物在《冰賦》中寫道:“睹頒冰之適至,喜煩暑之暫清。”,這裡的“頒冰”即指帝王賜予的冰塊。
注意:部分資料提到“頒冰”作為形容詞性成語形容嚴寒天氣(如“天氣頒冰”),但此用法缺乏古籍直接佐證,可能為現代誤傳。建議優先參考《周禮》等文獻中的原始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頒冰(bān bīng)是一個中文詞彙,具有頒發、授予冰塊等含義。拆分部首為“亠”和“冫”,亠代表頂蓋而冫代表冰。根據筆畫數,頒冰的總筆畫為8,亠部為1筆,冫部為3筆,冰部為4筆。
《頒冰》這個詞的來源比較難以考究。通常來說,漢字的來源有甲骨文、金文、隸書等多個淵源。然而,《頒冰》作為一個普通常用詞,其具體古代形态的使用情況并沒有明确的記載。
在繁體字中,頒冰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沒有明顯差異。
古時候的寫法可能因為時代變遷而有所不同,但現代形态下的頒冰無關古時候的寫法。
以下是一些關于頒冰的例句:
1. 會議結束後,頒發了優秀學生獎狀并頒冰紀念牌。
2. 老師在冰雪節上頒發了最佳雕冰獎項。
關于組詞,與頒冰相關的詞彙有:
1. 頒發(bān fā):指正式授予或公開發放。
2. 冰塊(bīng kuài):指冷凍後形成的固态水。
在近義詞方面,可以考慮以下詞語:
1. 頒授(bān shòu)
2. 獎賞(jiǎng shǎng)
反義詞方面,比較常見的可能有:
1. 收回(shōu huí)
2. 扣留(kòu liú)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