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身塔的意思、身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身塔的解釋

僧塔。為僧人埋骨之所。有真身塔(肉身塔)、灰身塔(火化後以灰身立塔安葬)和舍利塔(僅取高僧火化後的舍利立塔供養)之别。 唐 王維 《大唐大安國寺故大德淨覺禅師碑銘序》:“身塔不出 虎溪 ,淚碑有同 羊峴 。” 唐 元稹 《僧如展及韋載同遊碧澗寺後展公長逝徒以四韻為識》:“重吟前日‘他生’句,豈料踰旬便隔生!會拟一來身塔下,無因共繞寺廊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身塔是漢語佛教術語,由“身”與“塔”二字複合而成,其含義需結合二者的本義及佛教文化背景理解:

  1. “身”的本義

    指人或動物的軀體、生命存在。《漢語大詞典》釋“身”為“人或動物的軀體”㊟,引申為生命、自身。在佛教語境中,“身”常指高僧的肉身或遺骨舍利,具有神聖性。

  2. “塔”的本義

    源于梵語“stūpa”,音譯為“窣堵波”,指用于供奉、安葬佛教聖者(佛、高僧)遺骨(舍利)或聖物的紀念性建築。《佛學大辭典》解釋“塔”為“藏佛舍利之所”㊟,是佛教信仰的重要象征物。

  3. “身塔”的合成含義

    特指安葬高僧遺骨(舍利)或肉身的墓塔。它既是存放僧人遺骸的實物建築,也承載着對其德行與精神的尊崇。例如,《虛雲和尚年譜》記載高僧圓寂後“建塔藏骨”,此類塔即為身塔㊟。其核心意義在于:

    • 物質載體:保存高僧遺骨或肉身。
    • 精神象征:代表高僧的修行成就與法身延續,供後世瞻仰禮拜。

參考資料來源:

㊟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 丁福保. 《佛學大辭典》. 文物出版社.

㊟ 岑學呂. 《虛雲和尚年譜》. 宗教文化出版社. ISBN 978-7-80123-926-3.

網絡擴展解釋

“身塔”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一、佛教術語(主要含義)

指僧人圓寂後的埋骨之所,常見于佛教文化中。根據安葬形式不同分為三類:

  1. 真身塔(肉身塔):直接安放僧人完整遺體的塔,多見于高僧示寂後肉身不腐的情況。
  2. 灰身塔:僧人火化後,将骨灰安葬于塔内。
  3. 舍利塔:僅供奉高僧火化後遺留的舍利子,多見于德高望重的僧人。

曆史例證:唐代王維在《大唐大安國寺故大德淨覺禅師碑銘序》中提及“身塔不出虎溪”,元稹詩中也有“會拟一來身塔下”的描述,均指向僧人墓葬。


二、成語用法(較少見)

少數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比喻身體強壯如塔,例句如“他身塔般屹立不倒”。但此用法未見于經典文獻或權威佛教典籍,可能是現代引申義或誤傳。


建議:在宗教、曆史語境中優先采用“僧人埋骨塔”的含義;若涉及文學比喻,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指向身體強健的引申義。

别人正在浏覽...

愛蓮說白面郎君誖悍俵寄憯斷長籲黜斥慈恤錯過時機電瓶抵擊帝事帝文鬥夥肚子憤沮佛記枸那海貝紅本回文詩忽剌八扈遊江田徼榮計時缭嫈廲廔臨難不顧眬瞳緑峥峥駡詛沒幸猛攻眠桅磨刀水南美迫愶遣詞立意七搭八搭任怨日近長安遠如埙如篪賞納商辛山火深度聲名藉甚庶官髓結天空海闊銅穴未齒相台消煞逍遙派遐緻膝脖蓋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