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脅。攝,通“ 懾 ”。《左傳·襄公十一年》:“君若能以玉帛綏 晉 ,不然則武震以攝威之,孤之願也。” 王引之 《經義述聞·春秋左傳中》:“攝,與‘懾’同,懼也,謂武震以畏懼之也。”
“攝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不同角度解析:
1. 本義:威脅
2. 引申義:權勢顯威
總結來看,“攝威”以威脅為核心含義,兼具曆史文獻中的武力震懾和現代引申的權勢顯威兩種解讀方向。具體語境中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其側重(綜合)。
攝威(shè wēi)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攝(shè)和威(wēi)。
攝字的拆分部首是手(扌)和斤(斤),筆畫數為7;威字的拆分部首是女(女)和攵(攵),筆畫數為9。
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其中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來自佛教,是佛經中的一個概念,意為令衆生攝取佛法之力,有助于修行。另一種解釋來自《東坡志林》,是北宋時期文學家蘇轼所著的一部詩詞集,其中的一首詩用了“攝威”一詞,意為以權威來駕馭衆人。
在繁體字中,攝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而威字的繁體寫法為“威”。
在古時候,攝字的寫法與現在略有不同,舊時的寫法是“攝”。威字的古時候寫法與現代寫法相同。
以下是一些使用攝威一詞的例句:
1. 他一身正氣,攝威之姿令人敬畏。
2. 佛法攝威,有助于淨化心靈。
組詞:攝取、攝影、攝像、權威、威風
近義詞:淩駕、操控、統禦
反義詞:順從、服從、謙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