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帑簿的意思、帑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帑簿的解釋

國庫登記財物的帳簿。《新唐書·裴延齡傳》:“ 開元 、 天寳 間,戶口繁息,百司務殷,官且有缺者,比兵興,戶不半在,今一官治數司足矣。請後官闕不即補,收其禀以實帑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帑簿”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tǎng bù,注音符號為ㄊㄤˇ ㄅㄨˋ。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釋義

帑簿指古代官府中登記國庫財物的帳簿。

因此,“帑簿”即用于記錄國家財政收支、庫存等信息的官方賬冊,常見于曆史文獻。例如《新唐書·裴延齡傳》中提到“收其禀以實帑簿”,意為通過精簡官員編制來充實國庫。


延伸與用法

  1. 曆史背景:
    古代官府通過帑簿管理財政,尤其在唐代,國庫收支需詳細登記,以保障國家運轉。

  2. 比喻意義:
    部分資料提到“帑簿”可比喻人的記憶力或知識儲備(如),但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語境理解。


權威來源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曆史制度或詞語演變,可參考《新唐書》等古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帑簿》的意思

《帑簿》是一個指代財務記錄或賬簿的詞彙,一般用于古代官府或機關財務管理的文件或冊子。它記錄着收入、支出等財務信息,類似于現代社會中的會計簿冊。

拆分部首和筆畫

《帑簿》由兩個部首組成:

1. 帚(zhǒu)部,表示與帚、帛等有關的意思。

2. 襾(yà)部,表示與衣裳有關的意思。

整個詞彙共有18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帑簿》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的過程中。在古代,帑指的是國庫中的財物,簿指的是記載的冊子。這個詞的繁體字為「囊簿」。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使用中,「帑簿」有着不同的寫法。例如在《爾雅》一書中,「帑」的寫法為「囊」,代表囊匣、包裹之意;「簿」的寫法為「部」,代表卷軸、冊子之意。而在隋唐以後,逐漸演化為現在我們所熟悉的「帑簿」。

例句

1. 政府在處理財務事務時需要維護一份完善的帑簿。

2. 這份帑簿詳細地記錄了每一筆款項的來源和去向。

3. 他花費了大量的精力來整理這些古代帑簿的信息,以便研究官府的財務狀況。

組詞

1. 帑房:財務管理機構。

2. 帑吏:負責管理帑簿的官員。

3. 簿冊:財務紀錄的冊子。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
1. 賬簿:類似于帑簿,記錄經濟交易的賬目。
2. 財務:負責管理資金的財務部門。

反義詞:
1. 不記錄:不做任何財務紀錄。
2. 虧損:財務支出大于收入的情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