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髯參的意思、髯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髯參的解釋

“髯參軍”的省稱。 晉 郄超 為 桓溫 記室參軍,多髯,時人稱“髯參軍”。後用以稱記室參軍。 唐 李逢吉 《和嚴揆省中宿齋遇令狐員外當直之作》:“曾驅爪士三邊靜,新贈 髯參 六義窮。” 金 元好問 《聞希顔得英府記室》詩:“近得 髯參 信,知從 兔苑 遊。”參見“ 髯參軍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髯參”是“髯參軍”的省稱,源自晉代郄超的典故。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本義與來源
    該詞指代古代官職“記室參軍”(掌管文書的官員)。晉代郄超任桓溫的記室參軍時,因胡須濃密,被時人稱為“髯參軍”。後“髯參”成為這一職位的代稱,常見于詩文。

  2. 曆史背景與文學引用
    唐代詩人李逢吉、韓翃等曾用此詞,如“曾驅爪士三邊靜,新贈髯參六義窮”(李逢吉詩),以及“髯參軍,髯參軍,身為北州吏,心寄東山雲”(韓翃詩),均以“髯參”指代參軍職位。

  3. 相關延伸

    • “髯參軍”:除指郄超外,亦為羊的别名(因羊須長)。
    • “短主簿”:與“髯參軍”并稱,指王珣(同為桓溫屬官,身材矮小)。

“髯參”是古代對特定官員的雅稱,兼具官職代指與文學意象的雙重功能。

網絡擴展解釋二

《髯參》的意思

《髯參》這個詞是一個漢字詞組,由“髯”和“參”兩個字組成。它的意思是指蓄有胡須的人參。

拆分部首和筆畫

“髯參”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髟”(頭發部首)和“參”(艾字底部部首)。它的總筆畫數為20畫。

來源和繁體

“髯參”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漢字中,有許多字受到相似音或形狀的影響而産生混淆。因此,在一些地方的文獻中,“麝”這個字也被寫成“髯參”。在繁體字中,一般會使用“麝”來表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關于“髯參”,在古時的漢字寫法中,會使用不同的形狀和實際呈現。這是由于字體的發展和曆史變遷所導緻的。

例句

1. 王先生喜歡使用髯參來滋補身體。

2. 這家店以出售高品質的髯參而聞名。

3. 他的父親每天都會服用髯參,保持健康和活力。

組詞

1. 髯胡:指有胡須的。

2. 髯須:指胡須。

3. 髯口:指胡須的形狀。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胡參、人參。

反義詞:鬓參、無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