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耆婆的意思、耆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耆婆的解釋

梵語Jivaka的音譯。 印度 古代名醫。精藥理,後被尊為神。《翻譯名義集·長者》:“《四分律》雲: 耆婆 初詣 得叉屍羅 國 姓 阿提棃 、字 賓迦羅 而學醫道,經于七年,其師即便以一籠器及掘草之具,令其於 得叉屍羅國 面一由旬求覓諸草,有不是藥者持來。 耆婆 如教,即於國内面一由旬周竟求覓所見草木,盡皆分别,無有草木非是藥者。師言:‘汝今可去,醫道已成,我若死後,次即有汝。’”《宋史·藝文志六》《耆婆脈經》三卷、《耆婆六十四問》一卷、《耆婆要用方》一卷、《耆婆五藏論》一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耆婆”是梵語Jīvaka的音譯,在佛教經典和古印度文化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一、佛教神醫耆婆

  1. 身份與詞源
    耆婆是佛陀時代著名醫者,梵名Jīvaka,意為“生命”“能活”。他是頻婆娑羅王與阿阇世王的禦醫,曾赴德叉屍羅國(今巴基斯坦塔克西拉)學醫,醫術精湛,被尊為“醫王”。

  2. 醫學成就與佛教關聯
    耆婆以治愈佛弟子疾病聞名,如引導阿阇世王向佛陀忏悔并助其痊愈。他皈依佛教後,免費為僧衆治病,并修建寺院供養佛陀,證悟初果須陀洹。佛教視其為“身病與心病兼治”的大醫王。

  3. 文化影響
    其故事通過佛經傳播至中亞、東亞,在敦煌、克孜爾等地的佛教藝術中均有體現。後世托名他的醫方和傳說進一步強化了其“醫王”形象。

二、其他語境中的含義

  1. 漢語中的“耆婆”
    部分漢語詞典将其解釋為對年長女性的稱呼(“耆”指年老,“婆”指婦女),但此用法較少見且權威性較低。

  2. “耆婆耆婆”的特殊指代
    梵語複合詞“耆婆耆婆”(Jīvajīvaka)指佛典中的共命鳥,一身兩頭,與神醫耆婆無關。

“耆婆”主要指佛教文獻中的神醫,需注意區分其與漢語詞彙、神話生物的不同含義。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奈女隻域因果經》《四分律》等佛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耆婆的意思

《耆婆》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是指年紀很大的婦女或婦人。通常用于對年長的女性的尊稱,是對婆婆或外婆的尊稱。

拆分部首和筆畫

《耆婆》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左邊是⻖(土字底),表示與土有關,右邊是妣(女兒下部),表示關于女性。整個字共有12筆。

來源

《耆婆》一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也出現在《康熙字典》中。其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對于年長的女性的尊稱。

繁體

《耆婆》這個詞在繁體中的寫法亦是如此。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耆婆》的寫法與現代寫法相同,沒有顯著差異。

例句

1. 她是我的耆婆,年紀大得很有智慧。
2. 我尊敬我的耆婆,她是家中的智囊。

組詞

耆婆:年紀大的婦女
耆:年老,年紀大
婆:婦女

近義詞

老婆、老太太、老奶奶

反義詞

婦女、女孩、少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