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dense;thick]∶茂盛的樣子
青青園中葵。——《樂府詩集·長歌行》
郁郁青青。——宋· 範仲淹《嶽陽樓記》
溪上青青草。——宋·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盡荠麥青青。——宋· 姜夔《揚州慢》
(2) [blackish green]∶墨綠色
雲青青兮欲雨。——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别》
客舍青青柳葉新。——唐·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形容顔色很青。《詩·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鬱鬱園中柳。” 唐 劉商 《山中寄元二侍禦》詩之一:“桃李向秋彫落盡,一枝松色獨青青。” 郭沫若 《星空·<廣寒宮>詩劇》:“天宇色青青,星星次第明。”
(2).借指楊柳。古人惜别多折楊柳相贈。 宋 賀鑄 《減字木蘭花》詞:“ 西門 官柳,滿把青青臨别手。”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偕計》:“驚春夢題詩錦屏,整歸鞭重問青青。”
(3).濃黑貌。 南朝 宋 何長瑜 《嘲府僚詩》:“ 陸展 染白髮,欲以媚側室。青青不解久,星星行復出。” 宋 辛棄疾 《臨江仙·簪花屢堕戲作》詞:“青青頭上髮,還作柳絲長。” 元 薩都剌 《百字令·登石頭城》詞:“歌舞尊前,繁華鏡裡,暗換青青髮。”
(4).形容年紀很輕。 魯迅 《彷徨·祝福》:“誰知道年紀青青,就會斷送在傷寒上?”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你年紀青青就曉得好學,也還專心。”
(5).形容久盛不衰。 唐玄宗 《賜新羅王》詩:“益重青青志,風霜恒不渝。”
草木茂盛貌。《詩·衛風·淇奧》:“瞻彼 淇 奧,緑竹青青。” 毛 傳:“青青,茂盛貌。” 陸德明 釋文:“青,子丁反,本或作‘菁’,音同。”《楚辭·九歌·少司命》:“秋蘭兮青青,緑葉兮紫莖。” 洪興祖 補注:“《詩》雲:‘緑竹青青。’青青,茂盛也。音菁。”
“青青”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和用法有所不同,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理解:
形容顔色
形容茂盛的狀态
借代春天與青春
年齡與生命力的象征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漢語大詞典》中的詳細條目。
《青青》是一個形容詞,在中國文化中通常用來形容大自然中的一片青翠欣欣向榮的景象。它代表着生機勃勃、繁茂的綠色和希望。
《青青》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靑」,右邊的部首是「青」。拆分後的筆畫共有8畫,其中部首「靑」有5畫,部首「青」有3畫。
《青青》這個詞最初來源于古代漢語,而繁體字為「靑靑」。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靑」部首經常作為形容詞「青青」的形狀表達。在古代的字體中,字形形狀更加傳統,沒有現代字體的簡化和标準。
1. 春天來臨時,大地上青青的嫩芽破土而出。
2. 青青的山巒連綿不絕,給人一種甯靜祥和的感覺。
1. 青蔥:形容植物綠葉茂盛、新鮮脆嫩。
2. 青翠:形容綠色植物多、樹葉繁茂。
3. 青春:年輕、朝氣蓬勃的時期。
翠綠、碧綠、綠意盎然。
凄涼、凋零、枯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