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有《太平青箓書》百馀卷,赤界,白素,青首,朱目。相傳 三國 吳 于吉 在 曲陽 流水上得之。見《雲笈七籤》卷一一一引《洞仙傳·于吉》。後因以“青籙”泛指道家經籍。 唐 司馬劄 《贈王道士》詩:“青籙祕不聞,黃鶴去不止。”
您查詢的“青籙”可能存在拼寫誤差。根據現有資料分析,有兩種可能性需要您進一步确認:
若您實際想查詢的是“青眛”(qīng mèi) 該詞指顔色深淺適中、清新柔狀态,常用于文學描寫,如:
示例:青眛的遠山輪廓在晨霧中若隱若現
若确為“青籙”(qīng lù) 該詞在常規漢語詞典中未見收錄,可能屬于以下情況:
建議您核對原詞出處,或補充相關語境信息。若需查詢其他相近詞彙(如青綠、青霭等),可提供更多線索以便協助。
《青籙》是一個詞,它的意思是指古代祭祀時用來記載祈福祝願的篇章或文書。該詞由兩個字組成,可以拆分為「青」和「籙」兩部分。
「青」這個字的部首是「靑」,它是一個獨體字,由青字頭和九畫構成。而「籙」這個字的部首是「竹」,由竹字頭和九畫構成。
《青籙》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漢書·地理志》中,但其來源尚不明确。在繁體字中,「籙」字的部首「竹」會寫作「⺮」,字形略有差别。
在古代,「青籙」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在不同的書法風格中,對于字形的書寫有着自己的特點和變化。
1. 志在青籙:表示對于祭祀儀式的語言和文書有着高度的重視,追求完美和祥和的境界。
2. 祭祀青籙為國祈福:指通過祭祀儀式,祈求國家興旺發達,和諧安甯。
青書、籙文、祭籙。
祭祀文書、祭文、祭文書。
反對祈福、否定祭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