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築壇設座席。表示禮遇隆重。《後漢書·方術傳上·樊英》:“天子乃為 英 設壇席,令公車令導,尚書奉引,賜幾杖,待以師傅之禮,延問得失。”
(2).代指會場座席。 陳毅 《滿江紅·送周總理赴日内瓦》詞:“ 闆門店 ,談未歇; 日内瓦 ,話重説。換唇槍舌劍,議傾壇席。”
“壇席”是一個中文詞彙,在不同語境中具有兩層含義:
指築壇設座席,表示對賓客或賢士的極高禮遇。例如《後漢書》記載東漢皇帝為賢士樊英“設壇席”,并賜予幾杖,以師禮相待。這裡的“壇”象征禮儀高台,“席”代表尊貴座位,組合後強調古代隆重的接待儀式。
代指會議或座談會的座位,尤其指重要人物的席位。例如陳毅在《滿江紅·送周總理赴日内瓦》中用“議傾壇席”形容談判場合的激烈讨論。現代用法中,該詞可泛指會議整體環境,或強調主持者、主講人的權威地位。
《壇席》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指古代祭祀時用來擺放祭品或坐席的場所。
《壇席》的部首是土,總共有7個筆畫。
《壇席》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祭祀的習俗,用以指代擺放祭品或坐席的地方。
《壇席》的繁體字為「壇席」。
在古代,「壇席」的寫法可能有一些變化,其中一種古代寫法是「壇蓆」,用以指代擺放祭品的場所。
1. 傳統的祭祀儀式上,祭祀者會在壇席上擺放豐盛的祭品。
2. 在祭祀儀式上,長輩們常常坐在主持人的壇席上。
壇台、祭壇、席地而坐。
祭壇、喪壇、供桌。
空地、無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