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rass]∶一種淡顔色的火山凝灰岩,類似火山灰的成分,特指在萊茵河下遊将它磨碎以用在水硬性水泥中
(2) [tephra;volcanic ash]∶火山爆發期間噴發出的一種固體物質,并通過空氣輸運
火山灰是火山噴發過程中形成的碎屑物質,屬于火山噴出物的一種。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火山灰指"火山爆發時噴出的灰白色粉末狀物質,主要成分為矽酸鹽",其粒徑通常小于2毫米,質地輕盈且具有吸附性。從地質學角度分析,火山灰的形成與岩漿内部氣體膨脹相關:當地下岩漿房壓力驟增時,岩漿中溶解的揮發分急速釋放,導緻岩漿破碎成細小的玻璃質顆粒噴射至大氣層。
火山灰的化學成分包含45-75%的二氧化矽(SiO₂),同時含有氧化鋁(Al₂O₃)、氧化鐵(FeO/Fe₂O₃)等成分。中國地震局火山研究中心的觀測數據顯示,典型火山灰顆粒具有多孔蜂窩結構,這種特殊形态使其在農業領域可作為土壤改良劑,通過釋放磷、鉀等微量元素提升土壤肥力。建築工程領域則利用火山灰的活性成分,将其摻入水泥生産火山灰質矽酸鹽水泥,該技術已被收錄于《建築材料工業技術規範》GB/T 1346-2011。
值得注意的是,火山灰雲對航空安全構成威脅。國際民航組織(ICAO)發布的《火山灰雲航行手冊》明确指出,火山灰中的玻璃質顆粒在高溫環境下會熔化附着飛機引擎葉片,2010年冰島埃亞菲亞德拉冰蓋火山噴發曾導緻歐洲航空業單日經濟損失達1.7億歐元。在環境監測方面,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通過衛星遙感技術,建立了火山灰擴散模型用于災害預警。
火山灰是火山活動噴發的碎屑物質,其定義、形成及特性如下:
火山灰指火山噴發時産生的直徑小于2毫米的固态碎屑顆粒,主要由岩石、礦物晶體和火山玻璃碎片組成。這類物質在爆炸性噴發中,圍岩和岩漿被炸碎形成,并通過大氣搬運沉降到地表或水體中。
形成過程
火山爆發時,熾熱的岩漿和早期凝固的熔岩因爆炸作用碎裂,形成細小顆粒,隨後被噴入大氣層,經風力擴散後沉降。
主要成分
包含三類碎屑:
物理化學特性
環境影響
火山灰屬于火山噴發碎屑(Tephra)中的細粒類别,按尺寸可分為火山灰(<2mm)、火山礫(2-64mm)和火山塊(>64mm)。其沉降範圍與粒徑相關,細粒可飄散至數千公裡外。
如需進一步了解火山灰的地質研究案例,可參考關于火成碎屑流的沉積機制分析。
闇俗抱默八字腳變雅辯谳蹭踏楚剝莼菜辭免村人道稱鬥場獨分兒獨志耳三漏厄抑發箭诽怨伏豹複文杠杠圪瘩鞏膜刮馬兒貫例貴室寒蕪合作化鴻殺驕惰畿兵荊榛滿目九楹口脗羸北雷開臨危受命龍墀淪肌浃髓賣劍靡弱谟斷泥水叛人秦娥三科九旨順慮蕵蕪瑣猥颋颋童婚土定瓶退懦頹如讬情秃人五花殺馬五廟吳偉憲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