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坛席的意思、坛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坛席的解释

(1).筑坛设座席。表示礼遇隆重。《后汉书·方术传上·樊英》:“天子乃为 英 设坛席,令公车令导,尚书奉引,赐几杖,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

(2).代指会场座席。 陈毅 《满江红·送周总理赴日内瓦》词:“ 板门店 ,谈未歇; 日内瓦 ,话重説。换唇枪舌剑,议倾坛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坛席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和文献用例两个层面解析。根据《汉语大词典》,“坛”原指土筑的高台,多用于祭祀、盟誓等隆重场合,如《礼记·祭法》记载的“燔柴于泰坛”;“席”指铺陈的坐具,后引申为席位、职位。二字合称时,“坛席”特指古代君主或重要人物在仪式中设立的专属席位,象征尊崇地位。

在历史文献中,“坛席”常见于描述祭祀礼仪或政治仪典。例如《后汉书·祭祀志》记载帝王“设坛席以敬天地”,此处强调其礼仪功能;《三国志》中“登坛席而受玺绶”则指代权力交接的核心位置。唐宋时期词义逐渐扩展,文人笔记如《酉阳杂俎》用“诗坛席”比喻文坛领袖地位。

现代语境中该词已罕用,但在研究古代礼制、文学史时仍具学术价值。《古代汉语词典》指出,理解“坛席”需结合具体文本,其核心语义始终围绕“仪式性空间中的权威象征”展开。

网络扩展解释

“坛席”是一个中文词汇,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两层含义:

一、古代礼仪中的含义

指筑坛设座席,表示对宾客或贤士的极高礼遇。例如《后汉书》记载东汉皇帝为贤士樊英“设坛席”,并赐予几杖,以师礼相待。这里的“坛”象征礼仪高台,“席”代表尊贵座位,组合后强调古代隆重的接待仪式。

二、现代引申含义

代指会议或座谈会的座位,尤其指重要人物的席位。例如陈毅在《满江红·送周总理赴日内瓦》中用“议倾坛席”形容谈判场合的激烈讨论。现代用法中,该词可泛指会议整体环境,或强调主持者、主讲人的权威地位。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暗漠柏黄卑浅本本源源粃蠹摈放残戮臭虫创巨痛仍除省代面揲贯风期伏埋寡廉鲜耻挂零瓜子玉辜恩背义雇佣劳动诃止唤起花心呼啦啦教服结抹警辟襟头咎谢绝口俊耆举最看好老着脸雷人廉度邻睦隆炽龙断之登没口密对牛皮筒迁董寝宫轻闲弃羣臣权义三之日省并诗节疏惰税榷说论四趁叹逝武柄无节先构祥瑞缃轴小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