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親友鄰裡饋贈餅食、禽蛋、衣料等禮物給産婦家為賀。《金6*瓶6*梅詞話》第六七回:“他恁大年紀,也纔見這個孩子, 應二嫂 不知怎的喜歡哩!到明日,咱也少不的送些粥米兒與他。”《醒世姻緣傳》第二五回:“這一年, 狄員外 又生了一個女兒,因是七月七日生的,叫是 巧姐 ; 薛教授 又生了一個兒子,十月立冬的日子生的,叫是 再冬 。彼此 狄 薛 兩家俱送粥米來往。”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送粥米漢語 快速查詢。
“送粥米”是中國傳統生育習俗之一,指産婦分娩後,親友(尤其是娘家)攜帶特定禮物前往探望和祝賀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核心定義與起源 “送粥米”是産婦分娩後,娘家及親友攜帶米、面、雞蛋、衣料等物品前往慰問的禮儀,主要表達對新生兒和産婦的祝福。這一習俗在《金瓶梅詞話》《醒世姻緣傳》等古典文學中均有記載,說明其曆史可追溯至明清時期。
2. 時間與地域差異
3. 禮物與儀式
4. 文化寓意 這一習俗既體現家族對新生命的重視,也通過物質饋贈強化親鄰關系。部分地區的鋪張宴請現象則反映了傳統習俗在當代的演變。
如需了解更完整的地區差異或古籍記載,可參考《醒世姻緣傳》等文獻或地方民俗研究資料。
《送粥米》是一個中文詞彙,指的是将粥和米送給他人的行為或者物品。下面将對這個詞進行拆分、來源、繁體寫法、古時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送粥米》的拆分部首是:辶與米,辶是辵的異體,表示行走。辶的筆畫數為3,米的筆畫數為6。
《送粥米》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社會。在古代,有許多慈善機構或個人會選擇派送粥和米給貧困的人們,以幫助他們渡過困境。後來,這一行為的名字就被統稱為《送粥米》。
《送粥米》的繁體寫法為「送鬻米」。
在古代,「送粥米」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最常見的寫法是「遣吃茜」。
他每天早晨都會去敬老院送粥米給居住在那裡的老人們。
與「送粥米」相關的組詞有:送米、送粥、粥米、送餐。
「贈粥米」是「送粥米」的近義詞。
「收粥米」是「送粥米」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