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頌辭的意思、頌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頌辭的解釋

贊揚或祝賀的文詞。 唐 柳宗元 《箕子碑》:“古闕頌辭,繼在後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頌辭(sòng cí)是漢語中表示稱頌、贊美言辭的正式用語,特指在莊重場合表達敬意或祝福的文本或演講。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字源與基本釋義

  1. 單字解析

    • 頌:本義為“容貌”,後引申為“贊美”。《說文解字》釋:“頌,貌也”,段玉裁注:“古作‘頌’正字,今‘容’行而‘頌’廢矣”,後專指“以言辭贊美功德”。
    • 辭:指文辭、語句,《玉篇》稱:“辭,說也”,強調正式的表達形式。

      合成詞“頌辭”即“通過文辭表達贊美之意”。

  2. 詞典定義

    《現代漢語詞典》明确釋義為:“在慶典或儀式上表達贊頌、祝賀的講話或文章”,如“新年頌辭”“頒獎頌辭”。

二、文體特征與使用場景

三、相關概念辨析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1994.
  3. 劉勰(南朝).《文心雕龍·頌贊》. 中華書局校注本, 2012.

(注:因古籍及工具書無直接網絡鍊接,标注紙質出版物信息以符合學術引用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頌辭是漢語中用來贊美或歌頌特定對象(如人物、成就、事物等)的特定文詞或文章形式,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1. 定義與功能
    頌辭以華麗的辭藻和優美語言表達對被頌揚對象的敬仰之情,常用于描述人物品德、功績或事物特點。其核心功能是贊美,形式涵蓋書面文章、演講内容或詩歌等。

  2. 結構與使用場景

    • 結構上多為短篇文詞,常見于慶典、表彰儀式、文學創作等場合。例如唐代柳宗元在《箕子碑》中以頌辭追思先賢。
    • 現代應用包括國慶演講、頒獎典禮緻辭等,如“國務總理緻新年頌辭”的記載。
  3. 曆史與文學關聯
    該詞最早可追溯至周代祭祀舞曲的配詞(《詩經》部分收錄),後演變為獨立文體。與“頌詞”一詞常互通,但“頌詞”更側重儀式性講話(如大使遞交國書時的發言)。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文學引用,可參考《箕子碑》原文或現代慶典文獻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摽掠逞祥斥遠舂谷湊興雕慘雕弛遞加敦遣蜂嚷風逸風燭殘年驸駕鉻鐵礦估船過羅航路酣酒好自為之黑古董讧侮渙鱗魂亡魄失豁情擊鞭節日翁謹悌緊行無善蹤刻木為吏蠟台帽光光摩肩擊毂弄月嘲風皤蒿乾律淺衷慶惠清級栖真全甲缺乏騷話僧塔山積升踰詩虎視孔耍叉水蓋四解厮輿索垢吹瘢頭兒腦兒偷金吐棄僞錢五浄德誤傷響報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