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曙星的意思、曙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曙星的解釋

拂曉之星。多指啟明星。《宋書·後妃傳·孝武帝王皇後》:“夕不見晚魄,朝不識曙星。” 唐 方幹 《送婺州許錄事》詩:“曙星沒盡提綱去,暝角吹殘鎖印歸。”《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七年》:“公眼如曙星,無所不照。” 胡三省 注:“曙星,向曉之星,其光閃爍。” 與之 《論中國現在之黨派與将來之政黨》:“故政黨者,實社會初開明之曙星,而立憲6*政治之先河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曙星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曙星是漢語中描述拂曉時分天象的專有名詞,本義指黎明時殘存的星辰,特指日出前仍可見的金星(即“啟明星”)。該詞由“曙”(破曉)和“星”(天體)構成,最早見于唐代文獻,如白居易《早朝》詩“月堤槐露氣,風燭燼煙殘。欲曙星稀小,将分鬥次闌”,生動描繪了黎明前星辰漸隱的場景。

從詞義演變角度看,曙星在古典文學中具有雙重意象:其一象征時間節點,如宋代《太平禦覽》引《三輔黃圖》載“未央宮有曙星樓”,指代宮廷報曉建築;其二承載人文情感,明代高啟《登西城門》中“曙星已疏大旗冷,田家簷頭語寒井”,通過曙星意象烘托孤寂氛圍。

現代漢語詞典中,《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拂曉之星”(來源:商務印書館《漢語大詞典》第5卷),《現代漢語分類大詞典》則歸入天文時序類詞彙(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現代漢語分類大詞典》)。該詞現多用于文學創作與天象觀測領域,例如當代天文學著作中“曙星觀測對計算晨昏蒙影具有參照價值”的表述(來源:國家天文台《基礎天文學教程》)。

網絡擴展解釋

“曙星”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析:

一、基本釋義

曙星指拂曉時分的星辰,通常特指啟明星(即金星在黎明前出現時的名稱)。該詞由“曙”(天剛亮)和“星”(天體)組合而成,字面意為“黎明時分的星”。

二、文獻例證

  1. 古代典籍:
    • 《宋書·後妃傳》提到“朝不識曙星”,形容黎明時分的星辰。
    • 《資治通鑒》中“公眼如曙星”一句,以曙星比喻目光明亮銳利。
  2. 詩詞引用: 唐代方幹《送婺州許錄事》中有“曙星沒盡提綱去”,描繪拂曉星辰隱去的場景。

三、延伸寓意

在文學或政治語境中,曙星常被賦予象征意義:

四、其他關聯

作為人名時,“曙星”結合了“破曉之光”與“星辰耀眼”的意象,寓意前程光明、才華出衆。

“曙星”既是自然現象的描述,也是文學中富含象征的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飽煖生淫欲部類超低溫查頭鯿馳趨出幽升高打碑達名蕩地鼎铏笃美二十八宿分風賦徭改姓更名鬲子貴尚孤寂滾滾滔滔滑汏黃絲講論饑匮矜愎謹悉酒花遽切跼曲臨問龍鳳地買爵販官漫遊生物旄旒茂遂馬餹馬下麋臘迷失内層磐辟破落那虔懇欠勤峭慘情話窮域凄豔桡折弱管三塗省憂霜文疏邈頽沓完盛磑船危微精一無所不盡其極湘累下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