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危微精一的意思、危微精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危微精一的解釋

《書·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的省稱。 宋 明 以來作為儒家道統的“心脈”。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一》:“ 唐 虞 三代君臣之相告語,莫非危微精一之訓,彼其人皆神聖也。” 清 顧炎武 《與友人論學書》:“今之君子則不然……置四海之困窮不言,而終日講‘危微精一’之説。”參見“ 十六字心傳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危微精一”是中國古代典籍中的一個重要哲學概念,源自《尚書·大禹谟》,原文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後世常以“危微精一”概括其核心思想。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結合權威文獻對其詳細解釋:


一、分字釋義

    • 本義:高峻、陡峭,引申為“不安定”“謹慎”。
    • 語境義:指“人心”易受私欲幹擾而處于動蕩不安的狀态(《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 典籍依據:

      “人心惟危”——《尚書·大禹谟》

      (人心易陷于私欲,故曰“危”)

    • 本義:隱蔽、精深。
    • 語境義:指“道心”(天理良知)隱微難明,需細緻體察(《辭源》,商務印書館)。
    • 典籍依據:

      “道心惟微”——《尚書·大禹谟》

      (天道至理精微難見,故曰“微”)

    • 本義:純淨、專一。
    • 語境義:指修養過程中須精研辨析,去除雜念(《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 典籍依據:

      “惟精”——《尚書·大禹谟》

      (精研道心與人心之别)

    • 本義:專一、純正。
    • 語境義:堅守本心純一不雜,持守中正之道(《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
    • 典籍依據:

      “惟一”——《尚書·大禹谟》

      (專一守持天理中道)


二、整體釋義

“危微精一”是對儒家心性修養方法的凝練概括:


三、權威文獻參考

  1. 《尚書·大禹谟》(儒家經典原文)

    詳見《十三經注疏》(阮元校刻本)。

  2. 朱熹《中庸章句序》

    闡釋“危微精一”為“聖人心法之要”(《朱子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

  3. 《宋元學案·晦翁學案》

    分析朱熹對“精一”之說的繼承與發展(黃宗羲著,中華書局)。


四、現代應用

該詞今多用于形容:

(注:因古籍原文無現代網絡鍊接,此處引用以傳世文獻及權威工具書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危微精一”是源自《尚書·大禹谟》的儒家經典表述,其核心思想與宋明理學對道統的闡釋密切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出處與原文
    該詞是《尚書·大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十六字的縮略表達。此句被後世儒家稱為“十六字心傳”,是堯舜禹相傳的個人修養與治國原則。

  2. 逐詞釋義

    • 危:指“人心”易受私欲影響而動蕩不安,處于危險狀态。
    • 微:指“道心”(道德本性)隱微難察,需細緻體悟。
    • 精一:強調通過精研專一的方式,達到對道心的把握,并保持中正之道。
  3. 哲學内涵
    宋明理學(如程朱學派)将其視為儒家心性論的核心,主張通過内省與實踐,克制私欲(“人心”),發揚道德本性(“道心”)。這種“存天理滅人欲”的思想成為儒家修身治國的重要理論基礎。

  4. 曆史地位
    自宋代起,該詞被奉為儒家道統的“心脈”。明代學者謝肇淛稱其為聖賢相告之訓,清初顧炎武則批評當時學者空談“危微精一”而忽視實際民生,反映其在思想史上的雙重影響。

  5. 現代視角
    部分現代釋義(如)延伸出“事物微小卻影響重大”的解讀,但此非傳統儒家原意,需注意語境區分。傳統解釋仍以心性修養為核心。

别人正在浏覽...

保護傘飽餒卞躁慚魂騁奇竄逐讀誦芳襟芙蓉府鈎葛勾核畫虎黃金丸桦皮臉晖晖醮事寄祿格靜默敬慎勁陰拉大片礧碨兩面讨好禮拜堂烈酒巒峤偻步馬號瞞心懋賞難乎爲繼南柯批擣僻志欺暗錢包钤鍵窮覈全喪繞霤軟紅香土薩爾貢王宮申敕食不厭精,脍不厭細水雲身貪滑談薦歎哭坦途鐵鹿推窮頽墉外仆僞俗委衣無顔無以加閑口顯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