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觀。 漢 枚乘 《七發》:“神物恠疑,不可勝言,直使人踣焉,洄闇悽愴焉,此天下恠異詭觀也,太子能強起觀之乎?”
“詭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詭觀”指奇異的景象或令人驚歎的奇觀,強調事物因獨特、罕見而引人注目。例如漢代枚乘在《七發》中描述奇幻場景時提到:“此天下恠異詭觀也,太子能強起觀之乎?”。
詭(guǐ)
觀(guān)
“詭觀”結合了“詭”的奇異性與“觀”的視覺呈現,常用于形容罕見且壯麗的景象。其古典出處與字義解析可參考《七發》及權威詞典。
《詭觀》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對事物怪異、離奇和不尋常的觀察和反思。它強調對現象背後的奧秘和玄妙的洞察力。
《詭觀》的部首是讠(言部),拆分後可以分為“讠”(2畫)和“卝”(5畫)。
《詭觀》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的詞語。在繁體中,它是“詭觀”的寫法。
在古代,寫作《詭觀》的漢字可能會稍有不同。然而,對于《詭觀》這個詞,其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并沒有特别的變化。
例句:
1. 他以一種詭異的詭觀看待那個發生在他身上的事件。
2. 這個電影給觀衆帶來了一種奇異的詭觀感受。
3. 他總是用一種獨特的詭觀解讀這個世界。
組詞:
1. 詭異(形容詞)
2. 詭計(名詞)
3. 詭辯(動詞)
4. 觀察(動詞)
5. 觀點(名詞)
近義詞:
1. 奇特
2. 奇異
3. 離奇
4. 古怪
5. 奇怪
反義詞:
1. 正常
2. 平凡
3. 一般
4. 常規
5. 自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