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陡險,陡峭。
2.指陡險處。
3.嚴厲。
4.高超。
8.堅決。
“峻絶”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綜合權威來源(如漢典、滬江線上詞典)及文獻用例,主要包含以下解釋:
指山勢、地形等極為陡峭,難以攀爬。例如:
注意:不同文獻對“峻絶”的釋義側重不同,需根據上下文選擇合適含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水經注》《漢書》等古籍用例(來源:、7)。
《峻絶》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極其險峻、高峻,形容山勢、峭壁等特别陡峭、難以攀登的樣子。
《峻絶》的部首是山(山字頭部分),它是由左右兩個部分組成:左邊是峻(屹)部,右邊是絶(絕)部。
峻的筆畫數為6畫(廠、長、凡、亡三畫部分;攵、山兩筆畫部分),絕的筆畫數為9畫(糸、繩六畫部分;又、爪、丷三畫部分)。
《峻絶》是一個源自古代漢字的詞語,并且在繁體字中保留了它的形式。
根據古籍《說文解字》,古時候漢字的寫法為:峻絶(去“絕”的橫撇,而用糸十的寫法代替,即糸十紃的寫法)。
1. 這座山峰峻絶挺拔,幾乎無人能夠攀登上去。
2. 峽谷兩旁的峻絶懸崖使人心生敬畏。
1. 峻嶺:形容山勢高聳險峻的山脈。
2. 絕壁:極為陡峭的峭壁。
3. 峻厲:指态度嚴肅、迅猛有力。
4. 高峻:非常高聳險峻。
1. 險峻:用來形容山峰、山勢等非常陡峭、難以通過的。
2. 駭人:形容令人感到震驚和敬畏的。
平緩:形容地勢平坦、沒有陡峭的。
緩坡:形容山勢平緩、容易行走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