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沒有渡口。 三國 魏 曹植 《當牆欲高行》:“君門以九重,道遠河無津。”
(2).喻無進身之路。《晉書·陶侃傳》:“及 逵 去, 侃 追送百餘裡。 逵 曰:‘卿欲仕郡乎?’ 侃 曰:‘欲之,困於無津耳。’”
“無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面和引申兩個層面解釋:
“無津”兼具具象與抽象意義,既可用于自然環境的寫實,也可表達人生境遇的困頓。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指向。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晉書》等來源。
漢字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擁有豐富多樣的詞彙。其中一個神秘的詞彙《無津》引人注目。下面将詳細介紹《無津》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無津》一詞源自古代漢語,意為“沒有口水”或“幹渴”。可見它是描述缺乏水分或失去了水分的情況。
《無津》的拆分部首為“無”和“水”,其中“無”表示沒有,而“水”表示津液。該字的筆畫數是5畫。
據研究,該字最早出現在《漢書·東夷傳》中,用于描述北方遊牧民族幹渴的情況。後來,該字逐漸被引申為一種幹渴的狀态。
在繁體字中,《無津》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沒有明顯區别。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據記載,少數民族在古代會将《無津》寫作“無津”或“無津液”。這些變化主要體現在字形上的差異。
1. 在沙漠裡行走數日,他感到極度的無津。
2. 大火肆虐,整個森林變得一片無津之地。
無津無鹵、無津之地、無津之戀
幹渴、口渴、缺水
飽滿、水潤、滋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