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纜。引申為啟行。 南朝 宋 鮑照 《從臨海王上荊初發新渚》詩:“收纜辭帝郊,揚棹發皇京。”
“收纜”是一個源自古代航海活動的詞語,其含義可從字面及引申義兩個層面理解:
一、字面含義 “收纜”原指解開船隻的纜繩,準備啟航或停靠。例如:
二、引申意義 現代漢語中,“收纜”常用于比喻結束某項行動或停止活動,例如:
結構解析:
使用場景:多用于書面或正式語境,強調行動的有序終止,如“項目進入收纜階段”。需注意語境中的具體指向,避免歧義。
收纜指的是将船舶或漁船上的纜繩收回或升起,使船舶或漁船離開碼頭或停靠地點。
收纜的拆分部首為“缶”和“缶”,總共有11筆。
“纜”字來源于古代捕魚時所用的捕繩,用于固定捕魚用具。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與船隻相關的意義。
收纜的繁體字是「收纜」。
古代漢字寫法中,收纜的字形有一些變化,例如「收」字的上部分有時會寫成「灬」,下部的「缶」字寫成「缸」,整體形狀稍有差異。
1. 漁船停靠在港口,漁民們開始收纜。
2. 船長大聲下令:準備收纜,起航!
纜繩、纜索、拖纜、纜車等。
收繩、收索。
放纜、放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