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通糧的意思、通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通糧的解釋

運送糧食。亦為古代負責運糧之官。《逸周書·大匡》:“外食不贍,開關通糧,糧窮不轉,孤寡不廢。”《六韬·王翼》:“通糧四人,主度飲食,備畜積,通糧道,緻五穀,令三軍不困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通糧”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動詞含義
    指運送糧食的行為,常見于軍事後勤或赈災場景。如《逸周書·大匡》記載:“外食不贍,開關通糧”,描述通過開放關卡運輸糧食救濟災民。

  2. 官職名稱
    古代設有“通糧”一職,負責糧草管理與運輸。《六韬·王翼》提到:“通糧四人,主度飲食,備畜積,通糧道”,說明該官職需統籌糧道暢通、保障軍隊供給。

二、引申與争議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成語,形容“糧食供應暢通、民生安定”。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是基于字面義的現代引申,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三、文獻出處

主要源自先秦典籍:

建議在學術場景中優先參考《逸周書》《六韬》等原始文獻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通糧的意思

《通糧》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運送糧食順利到達目的地。它來源于古代運輸糧食的重要工作,使人們能夠正常生活和維持社會穩定。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通糧》的拆分部首為“⻏”(犬)和“米”(米),其中“⻏”為犬,表示動物,而“米”則表示糧食。根據拆分部首可以推斷出“通糧”的大緻意思。

它的總筆畫數為27畫,其中“⻏”為4畫,“米”為6畫。

來源

《通糧》最早出自《易經·系辭下篇》,其中有一句話:“通糧以養生。”意指運輸糧食是養活人們生活的重要一環。後來成為一個獨立的成語,廣泛應用于描述物資運輸的順暢與順利。

繁體

《通糧》的繁體字為「通糧」。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通糧》的漢字寫法并不和現代完全相同。例如在《廣韻》中,其寫作“通襮”。漢字的演變過程體現了語言和文化的發展變遷。

例句

1. 在古代,通糧是維系社會穩定的重要任務。

2. 運輸部門确保了通糧工作的順利進行。

組詞

通糧路、通糧線、通糧工、通糧車、通糧任務。

近義詞

運送糧食、往返糧倉、糧運順暢。

反義詞

阻斷糧食、糧食中斷、斷糧。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