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茹的意思、匪茹的詳細解釋
匪茹的解釋
不自量力。《詩·小雅·六月》:“ 玁狁 匪茹,整居 焦穫 ,侵 鎬 及 方 ,至于 涇 陽。” 鄭玄 箋:“匪,非;茹,度也。 鎬 也 方 也,皆北方地名。言 玁狁 之來侵,非其所當度也,乃自整齊而處 周 之 焦 獲 ,來侵至 涇水 之北,言其大恣也。”後常用為盜匪铤而走險的典故。 唐 陸贽 《請減京東水運收腳價于緣邊州鎮儲運軍糧事宜狀》:“儻遇水旱為災,粟糴翔貴;兇丑匪茹,寇擾淹時。”
詞語分解
- 匪的解釋 匪 ě 強盜,搶劫財物的壞人:匪徒。匪首。叛匪。 不,不是:匪夷所思(不是常人的想法)。獲益匪淺。 盜 筆畫數:; 部首:匚; 筆順編號:
- 茹的解釋 茹 ú 吃,引申為忍受:茹素。茹葷。茹痛(忍痛)。含辛茹苦(原意吃苦辣的東西,引申為忍受辛苦)。茹古涵今(接受、包含古今的所有知識)。 臭,敗:“以茹魚去蠅,蠅愈至,不可禁”。 柔軟:“柔茹而寡斷。
網絡擴展解釋
“匪茹”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釋義
“匪茹”意為“不自量力”,其中“匪”通“非”,表示否定;“茹”指估量、測度。組合起來即“不估量自身能力”,形容行為超出實際能力範圍。
2.詞源與出處
- 《詩經·小雅·六月》:
原文為“玁狁匪茹,整居焦獲,侵鎬及方,至于泾陽”,描述北方少數民族玁狁(匈奴前身)不自量力地侵犯中原地區。
鄭玄箋注:“匪,非;茹,度也……言玁狁之來侵,非其所當度也”,強調其行為的盲目性。
3.曆史演變
該詞後世常用于描述盜匪或反叛者铤而走險的行為。例如唐代陸贽在奏議中寫道:“兇丑匪茹,寇擾淹時”,借以警示統治者應對突發危機的準備。
4.用法示例
- 古籍例句:
“匪茹”多用于批判性語境,如《詩經》中譴責外族侵略,或史書裡形容叛亂者的冒進行為。
- 現代引用:
今人讨論曆史事件時,可用“匪茹”形容缺乏考量的激進策略。
5.相關辨析
需注意“匪茹”與“不度”“不量力”等近義詞的差異:
- 不度:僅指不衡量客觀條件;
- 匪茹:隱含對行為後果的負面評價,更具文學色彩。
“匪茹”是一個兼具曆史典故和批判色彩的詞彙,多用于文獻或學術讨論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匪茹(fěi rú)這個詞是指被視為敵對、不友好、不受歡迎的人或勢力。它的拆分部首是“匕”和“艹”,筆畫總數為7畫。這個詞的來源和演變較為複雜,起初用作個人或集體的别名,後來演變為一個通用的詞彙,用來形容敵對的存在。
匪茹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匪範」。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與現代字形有所不同,但聲音和意義相似。例如,古代的寫法可能是「匪孺」或「匪如」。
以下是匪茹的一些例句:
1. 那個人是一個匪茹,我們需要小心對待。
2. 這家公司和匪茹勢力勾結,導緻了許多不公正的決策。
匪茹的一些組詞包括:匪徒、匪幫、匪患、匪狗等。與匪茹相近的詞彙有敵對、敵人、仇敵等。反義詞可以是友善、友人、合作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