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和氏的意思、和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和氏的解釋

(1). 楚 人 卞和 (又稱 和氏 )得玉璞于 楚 山中,奉而獻之 厲王 和 武王 。使玉工辨認之,均曰:“石也。”以诳欺罪,被刖去兩足。後又獻之 楚文王 ,使玉工理之,果得寶玉。事見《韓非子·和氏》。後以“和氏”指識才之士。 晉 葛洪 《抱樸子·塞難》:“夫見玉而指之曰石,非玉之不真也,待 和氏 而後識焉。”

(2).指懷才不遇之人。 唐 劉得仁 《送友人下第歸省》詩:“莫将 和氏 淚,滴著 老萊 衣。”

(3).借指美玉。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晁采琬琰,和氏出焉。” 漢 揚雄 《甘泉賦》:“前殿崔巍兮,和氏玲瓏。”參見“ 和氏璧 ”。


即 和氏 。《呂氏春秋·異寶》:“以 龢氏 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賢者,賢者必取至言矣。”《漢書·叙傳上》:“賓又不聞 龢氏 之璧韞於 荊 石, 隨侯 之珠藏於蜯蛤虖?”參見“ 和氏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和氏”一詞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需結合曆史典故與姓氏文化綜合理解:


一、典故中的“和氏”

  1. 卞和獻玉的象征
    源自《韓非子·和氏》,楚人卞和發現玉璞卻兩次被誤認為欺君,失去雙足。直至楚文王時期剖璞得玉,命名為“和氏璧”。此典故賦予“和氏”三重引申義:

    • 識才之士:比喻能辨識珍貴人才的人(如晉代葛洪以“待和氏而後識”形容伯樂)。
    • 懷才不遇之人:代指像卞和一樣未被理解的人才。
    • 美玉的代稱:直接借指稀世珍寶,如成語“和氏之璧”。
  2. 文化寓意
    和氏璧被視為“天下所共傳之寶”(《史記》),常象征和平、團結與尊貴。


二、姓氏中的“和氏”

  1. 起源分支

    • 官職命名:堯帝時期掌管天時的“羲和”官職,後代以“和”為姓。
    • 卞和後人:春秋楚國的玉工卞和後裔,以先祖名為姓。
    • 少數民族改姓:北魏鮮卑族“素和氏”漢化改姓“和”。
  2. 曆史名人

    • 西晉名臣和峤以清廉著稱。
    • 近代武術家和兆元創立和式太極拳。

三、字詞結構解析

“氏”在先秦為貴族分支稱號,後與“姓”融合。因此,“和氏”既可指具體人物或家族,亦可引申為文化符號。

如需進一步了解姓氏源流或典故細節,可查閱《韓非子》《通志·氏族略》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和氏的意思

《和氏》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與和氏璧相關的事物,也可以指代和氏璧。

拆分部首和筆畫

《和氏》這個詞的首部是“禾”,部首意為禾本植物。其次是“氏”,部首意為氏族。

《和氏》的拼音為hé shì,具有3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和氏》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和氏璧是中國古代一塊有着傳奇故事的玉璧。繁體字“和氏”保留了這個詞的原始意義,并沒有改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變化。而《和氏》這個詞也有不同的寫法。根據《說文解字》的記載,漢字「和」在早期的寫法中,它的形狀更近似于“籲”加上一個“另”字的旁邊。而“另”字則由12筆組成,與現代的字形有所差異。

例句

1. 他收藏了一件和氏璧的仿制品。

2. 這本書詳細講述了和氏璧的曆史背景。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和氏璧、和氏璧玉、和氏璧文化

近義詞:和氏璧

反義詞:無對應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