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天衣的意思、天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天衣的解釋

(1).佛教謂諸天人所着之衣。《菩薩璎珞本業經》卷下:“一切菩薩行道劫數久近者,譬如一裡二裡乃至十裡石,方廣亦然。以天衣重三銖,人中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乃盡,名一小劫。” 南朝 陳 徐陵 《天台山徐則法師碑》:“夫海水揚塵,幾千年而可見;天衣拂石,幾萬年而應平。”

(2).泛指仙神所着之衣。 唐 司空圖 《雲台三官堂文》:“塵蒙而廟貌全隳,蘚駁而天衣半褫。” 許地山 《綴網勞蛛·商人婦》:“ 阿丹浩挖 被天魔 阿紮賊 來引誘,吃了 阿拉 所禁的果子,當時他們二人底天衣都化沒了。”

(3).帝王所着之衣。《南齊書·輿服志》:“衮衣 漢 世出 陳留 襄邑 所織。 宋 末用繡及織成, 建武 中, 明帝 以織成重,乃采畫為之,加飾金銀薄,世亦謂為天衣。” 唐 杜甫 《傷春》詩之三:“煙塵昏禦道,耆舊把天衣。” 明 唐順之 《喜峰口觀三衛貢馬》詩:“天衣沾蚪蟒,國馬出駒駼。”

(4).喻指天空中飄浮的雲。 元 張可久 《人月圓·會稽懷古》曲:“荷花十裡,清風鑑水,明月天衣。” 明 王守仁 《登泰山》詩:“長風吹海色,飄颻送天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天衣”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四個維度解析,綜合了佛教、神話、曆史及文學語境:

  1. 宗教與神話中的象征

    • 佛教與諸天服飾:指佛教中“天人”(六道衆生之一)所穿的衣物,具有輕盈超凡的特性。如《菩薩璎珞本業經》提到“天衣重三銖”,以極輕的重量象征超越凡塵。
    • 仙神衣飾:泛指神仙所穿的華美服飾,如唐代司空圖《雲台三官堂文》中“天衣半褫”即描述仙衣的莊嚴。
  2. 帝王服飾的專稱

    • 曆史上特指帝王所穿的禮服,如《南齊書·輿服志》記載南朝宋明帝為減輕服飾重量,用彩繪替代織錦并飾以金銀箔,被稱為“天衣”。
  3. 自然景象的比喻

    • 常被用來形容天空中飄浮的雲彩,如“天衣拂石”等詩句,将雲的形态比作輕柔的仙衣。
  4. 成語與文學意象

    • 成語“天衣無縫”雖未直接提及,但其衍生義“完美無瑕”與天衣的傳說特性相關。單獨使用“天衣”時,可形容衣物或容貌的極緻華美,如《綴網勞蛛》中“天衣化沒”暗喻神聖性的消失。

補充說明:該詞拼音為“tiān yī”,在動漫《聖鬥士星矢》等現代文化作品中亦有引用,但屬于衍生文化意象。需注意具體語境中的含義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天衣

天衣是一個有着豐富意義的詞彙,包含着多重涵義。天衣一詞可以指代神仙的衣衫,也可以形容天然的美麗,或者描述人物的高雅、淡泊等品質。

字義拆分部首和筆畫

天衣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天”部和“衣”部。其中,“天”字可以作為獨立的漢字使用,它是一個表象的象形字,包含4個筆畫;“衣”字是一個會意兼形聲字,由“衣”部和“殳”部組成,總計7個筆畫。

來源與繁體

天衣一詞源自《莊子》一書中的“魚之善漁者也,漁夫在水,見魚之肉美,未肯之已取也,猶将以為神與?必若是其心也。是其身也。為其肉也。鬼神之服衣裳者,若魚之為水也,非魚則無飛潛遊之形。謂天衣也。”這段話意思是說,善于漁獵的人在水中看到美味的魚肉,立刻想要将其捕獲,這是因為他以為這些魚肉就像神仙們所穿的衣服一樣,是其生活的一部分。所以這裡的天衣就是指代神仙的衣衫。

天衣的繁體字是「天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天衣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和文獻中,可以看到一些不同的字形。但是如今常見的天衣字形多為現代簡化字「天衣」。

例句

1. 她的美麗就如同天衣一樣,讓人難以置信。

2. 他的風度高雅,舉止如天衣般清華。

組詞

天衣組詞:天衣無縫、天衣無緞、天衣無染、天衣軟磨等。

近義詞

近義詞:天鑒、天姿、天紡、天與共。

反義詞

反義詞:塵衣、髒衣、破衣、俗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