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硬地扭結;生硬地扭折。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迂腐·成弘嘉三朝建言》:“極小文章,生扭在極大題目上。”《紅樓夢》第五十回:“雖沒作完了韻,騰挪的字,若生扭了,倒不好了。”
“生扭”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生硬地扭結或強行改變”,常用于形容事物或行為的不自然、牽強。以下是詳細解釋:
“生扭”強調違背事物本真狀态的強行改變,既有物理層面的扭折(如“扭斷樹枝”),更常見于抽象層面的不自然表達。其負面含義在文學和日常語境中均被廣泛使用,提醒人們遵循自然規律與邏輯。
《生扭》是一個比較常見的詞語,主要具有以下含義和特點:
“生扭”一詞源自方言,通常用來形容某種不自然、扭曲、乖張的狀态或行為。這種狀态或行為常常讓人感到不舒服或不正常。
“生扭”的拆分部首是“生”、“扭”,其中,“生”的拆分部首是“一”、“匕”,“扭”的拆分部首是“扌”。該詞共有12個筆畫。
《生扭》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方言中,後來逐漸進入普通話的詞彙中,且成為一種常用口語表達。
在繁體中文中,“生扭”的寫法為「生扭」。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通常使用的是象形和指事字,沒有特定的字形來寫“生扭”。隨着時間的推移,該詞逐漸形成了現代漢字的寫法。
1. 他的臉色生扭,似乎有什麼不太對勁的地方。
2. 她生氣的表情讓整個房間都變得生扭起來。
1. 扭曲
2. 扭動
3. 扭捏
1. 扭曲
2. 扭捏
3. 扭動
1. 自然
2. 正常
3. 均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