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債塊的意思、讨債塊的詳細解釋
讨債塊的解釋
方言。即讨債鬼。 清 王有光 《吳下諺聯·無冤不成夫婦無債不成父子》:“父負子,人謂其子讨債塊;子負父,人謂其子還債貨。”參見“ 讨債鬼 ”。
詞語分解
- 讨的解釋 讨 (討) ǎ 查究,處治:檢讨。 征伐,發動攻擊:讨伐。聲讨(宣布罪行而加以抨擊)。 研究,推求:研讨。探讨。 索取:讨還(俷 )。 求,請求:讨教(刼 )。讨饒。 惹:讨厭。讨人喜歡。 娶:讨老婆
網絡擴展解釋
“讨債塊”是一個漢語方言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解釋
該詞是“讨債鬼”的方言表達,主要包含兩層含義:
- 字面意義:指窮追不舍的債主,形容追讨債務時态度堅決、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人。
- 比喻意義:常用于形容家庭成員間因金錢或情感糾葛而産生的拖累關系,例如父母認為子女過度索取錢財,或子女埋怨父母未盡撫養責任。
二、詞源與結構
- “讨債”:表示追讨欠款。
- “塊”:原指石頭塊,此處比喻債主或索取者态度強硬、如頑石般固執。
- 文獻記載:清代王有光《吳下諺聯》提到“父負子,人謂其子讨債塊”,說明該詞在民俗中用于形容父子間的債務關系。
三、典型用法
- 描述債主:如“這個讨債塊天天上門催債”。
- 家庭關系比喻:如父母抱怨子女“你真是我前世的讨債塊”,暗指子女過度索取。
四、文化背景
該詞反映了中國民間對債務關系的具象化表達,将經濟行為拟人化為“鬼”“塊”等具體形象,體現傳統文化中因果報應和家族倫理觀念。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用例或方言分布,可查閱《吳下諺聯》等民俗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讨債塊的意思及來源
讨債塊是一個成語,指的是追讨債務的人或事物。其中,“讨債”表示追讨債務的行為,“塊”則指代一個事物或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讨債塊的拆分部首是言和土,每個字的筆畫數分别是7、3、6。
繁體字
讨債塊的繁體字為「討債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讨債塊的寫法可能會有些差異,但基本上與現代漢字相似。
例句
1. 這個債主派出了一個讨債塊,要追讨拖欠的債務。
2. 他雇傭了一支讨債塊去收回他的所有債務。
組詞
組詞:讨債人、讨債行動、讨債方式。
近義詞
近義詞:追債者、債權人。
反義詞
反義詞:欠債人、債務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