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通訓的意思、通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通訓的解釋

(1).普遍的訓誡。《陳書·宣帝紀》:“戢情懷善,有國之令圖;拯弊救危,聖範之通訓。” 唐 楊炯 《中書令汾陰公薛振行狀》:“ 公叔 列國之倍臣,猶安社稷, 黔婁 匹夫之介節,不忘仁義,古今以為通訓,書籍以為美談。”

(2).訓诂學名詞。在字書或古書的注釋中對多義字根據通常使用的意義所加的解釋。如“庸”字訓“用”,訓“常”,訓“衆”;其中在古書中訓“用”者為常見的訓釋,“用”就是通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通訓"是漢語文字學術語,指漢字在特定語境下通用的訓釋方式,主要包含以下兩個層面的含義:

一、字義互通解釋 指某個漢字在文獻中臨時借用為另一同音或近音字的現象,需通過上下文确定其實際含義。例如《論語》"政逮于大夫"中"逮"通"殆",《說文解字》将此類現象歸為"假借"範疇。這種訓诂方法常見于古代典籍注疏,清代學者王念孫在《廣雅疏證》中系統運用通訓原則解讀先秦文獻。

二、跨字類訓釋體系 指突破單個字形限制的釋義系統,包含:

  1. 同源字互通(如"長"兼表空間長度與時間長久)
  2. 古今字關聯(如"莫"與"暮"的曆時替代關系)
  3. 方言轉注(如《方言》記錄的"黨·曉·哲,知也"跨地域訓釋)

該術語在現代文字學中仍具研究價值,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漢字規範手冊》将其納入漢字流變研究體系,強調通訓對理解古籍和漢字演化規律的重要性。

網絡擴展解釋

“通訓”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一、普遍性訓誡

指廣泛適用的道德規範或治國原則,常出現在古代文獻中。例如:

二、訓诂學術語

指字詞在古籍注釋中最常用的解釋。以多義字為例:

學術特征

通訓需滿足兩點:①基于常規用法而非特定語境;②被字書或權威注釋廣泛采納。其核心作用在于為古籍閱讀提供基礎性釋義參照。

别人正在浏覽...

柏油倍論崇演俦拟觸手生春麤戆檔次典藻諜探都根主子笃頑兒童泛祭風華濁世扶從高蹇閣下恭楷顧念會酒會盟慧雲猳玃檢督賤行簡要不煩曒日嬌姝夾寨夫人急變津通跨鶴揚州癞瘡粒度論處曼丘麼陋懱爵鳴鳳鬧掃妝跄踉巧作名目青羊戚顔日積月聚神保深诋聖花兒屎殼郎束柴睡鞋殄絕團香脫缪罔死無何有忤怨鄉郵員協輔邪嵬